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讴歌改革开放 “退休市长画家”龚雄寄情伟大时代

2017年03月24日 15: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讴歌改革开放“退休市长画家”龚雄寄情伟大时代
    “退休市长画家”龚雄在画室作画。 刘可耕 摄

  中新网福州3月24日电 题:讴歌改革开放 “退休市长画家”龚雄寄情伟大时代

  中新网记者 徐德金

  春和景明,站在闽江南岸一幢高层建筑的阳台上,76岁的龚雄指着几幅倚在阳台栏杆上的油画对记者说,“我这几幅画的主人翁都是项南。”

  项南是谁?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与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习仲勋、谷牧、万里、任仲夷同列中国“改革八贤”。

  改革开放之初,福建领风气之先。而龚雄,则是那个时代福建的风云人物。打破铁饭碗、立下军令状、一年扭亏为盈、呼吁为企业松绑放权,他从福州铅笔厂被擢拔为福州市的副市长。龚雄称项南是他的恩公、伯乐。退休后,他重拾旧爱,把大部分时间用来作画,而项南成为他画笔下最常出现的人物。

龚雄的油画作品: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在“鹭江”号游艇上,项南与邓小平一起查看厦门地图。 刘可耕 摄
龚雄的油画作品: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在“鹭江”号游艇上,项南与邓小平一起查看厦门地图。 刘可耕 摄

  在龚雄的笔下,项南与邓小平在一起的画面——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在“鹭江”号游艇上,项南与邓小平一起查看厦门地图。他根据历史照片绘就了这张栩栩如生的油画。

  龚雄向记者深情回忆了1980年代初期福建改革开放的峥嵘岁月。

  “那时候我在福州铅笔厂当厂长,就提出来要打破铁饭碗,按劳取酬,让企业在一年内扭亏为盈;并提出要人事权、财务权和生产经营权。1983年福建省政府批复了福州铅笔厂进行改革”。龚雄说,他是立下军令状的。1984年3月,福建55位厂长、经理给项南写信,要求给企业“松绑”放权,龚雄是其中之一。

  站在阳台上,龚雄穿着一双拖鞋,满头长而乱的白发遮盖了双耳,他的脸棱角分明,而脸上的皱纹像刀刻一般,不羁无拘的形象倒是像艺术家的做派。

龚雄的油画作品:有福之州,有福之人。 刘可耕 摄
龚雄的油画作品:有福之州,有福之人。 刘可耕 摄

  龚雄8岁学画,中学时期更是酷爱美术,无奈由于他出身于民族资产阶级家庭,考浙江美院不被录取。这个“解放前”福州上下杭布庄老板、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商会会长的儿子,由于升学无望,1961年他就去了福州铅笔厂做学徒,当工人,锯圆木头,一个月领13元钱。所幸技不压身,龚雄后来成了工厂的美工,负责给铅笔盒做装帧设计。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龚雄当上了“千人大厂”福州铅笔厂的副厂长,那时,他还是福州市劳模标兵。1982年他做了厂长。“搞改革,是为了自救,是自发性的,非常简单、朴素,就像当年安徽小岗村一样”,龚雄说起当年的企业改革时是轻描淡写的。他认为,是时势造英雄,要感谢那个时代。

  今天,在他的笔下,多是那个伟大时代的伟大人物,多是他所熟悉、所喜欢的政治家、军事家。

  改革开放初期,龚雄接触到国外一些大师如达芬奇、毕加索、莫奈的画册,进行学习模仿;他还临摹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赵少昂等中国名家大量作品。龚雄笑称,他临摹的作品可以“以假乱真”,仿印象派雷诺尔弹钢琴世界名作,“自己都分不出真伪”。

  龚雄的画在落款处总是署“退休市长画家”几个字,但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画匠而已”。龚雄说,他的画风不拘一格,中国画、西洋画,人物画、山水画,都能画;他的画有人要的话最多收个工本费。

龚雄最近在筹备一个项南专题展,他想把画展的名字取为“人民的好书记项南”。 刘可耕 摄
龚雄最近在筹备一个项南专题展,他想把画展的名字取为“人民的好书记项南”。 刘可耕 摄

  2015年,龚雄在纽约曼哈顿举办了“历史长河中的中美友谊”画展,他的笔下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基辛格等风云人物。10年前,他创作的“邓小平与项南”的油画,从全国一万多幅征集作品中脱颖而出,与其他200多幅画作一起参加了迎“十七大”老干部画展。

  闽之山,何苍苍;闽之水,何泱泱。龚雄最近在筹备一个项南专题展,他想把画展的名字取为“人民的好书记项南”。记者注意到,在他的“工作坊”,从画室到客厅,从走廊到阳台,挂着、铺着几十幅项南的画像。

  龚雄亲历、参与、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历史进程,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他深情道:“福州是有福之州,是浓缩的精华,越来越好,越来越美;而我是有福之人,我要不停地画它、歌颂它。”(完)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