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林徽因去世62年 一生剪清爽短发,保持优雅到最后

2017年04月01日 2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9月29日,梁思成林徽因纪念特展在昆明市博物馆开展。<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刘冉阳 摄

资料图:梁思成林徽因纪念特展在昆明市博物馆开展。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网北京4月1电(上官云)“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对才女林徽因的评价。1955年4月1日,51岁的林徽因去世了。在不算很长的生命中,她取得很多建筑学、文学方面的成就,一生剪着干净清爽的短发,虽在病榻依然端庄,将优雅保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父亲林长民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在家庭的影响下,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大大拓展了眼界,并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资料图,梁思成林徽因纪念特展通过大量的照片、手稿、文献实物,向观众展示生活中真实的梁思成和林徽因。<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刘冉阳 摄

资料图,梁思成林徽因纪念特展通过大量的照片、手稿、文献实物,向观众展示生活中真实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不过,林徽因专攻建筑学的想法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她与梁思成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后,发现那儿的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想了个办法:注册在美术系,但选修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愿望。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之后,从1930年到1945年,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像河北赵州大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很多古建筑,是通过他们的考察为世人所了解,从此加以保护。

  其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林徽因家所在的东城区北总布胡同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这个两进的小四合院有着散发幽香的丁香树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聚集了大批知名的文人、学者,成为现代文学史的经典记忆。

资料图: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部分房屋恢复重建。一名工人正在码齐墙砖。<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崔楠 摄

资料图: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部分房屋恢复重建。一名工人正在码齐墙砖。中新社发 崔楠 摄

  由于日寇入侵,林徽因一家辗转西南。在生活动荡,贫病交加中,她仍然在病榻上通读了二十四史和各类建筑材料,帮助梁思成反复修改并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用英文打字机撰写和绘制了《图像中国建筑史》。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回到北京,1952年,还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与助手关肇邺一起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

  林徽因与中国景泰蓝亦有着不解之缘。当初她是在跟梁思成逛古玩城的时候发现了景泰蓝花瓶。当林徽因得知这么美的景泰蓝已近绝迹后,经过多次走访、探查,最终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抢救景泰蓝的美术小组。

  当时,林徽因觉得,旧式景泰蓝只有荷花、牡丹等几种图案略显单调,就与美术小组一起设计了一批新的图案,其中祥云火珠、敦煌飞天的图案简洁明快,又有文化意蕴,很是出彩。

2015年出版的《林徽因集》,全方位展现了林徽因在文学、建筑、美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2015年出版的《林徽因集》,展现了林徽因在文学、建筑、美术领域的成就。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同属民国时期的才女,林徽因的才华似乎更全面一些,既精于建筑学,又是颇富灵气的诗人。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还写《你是人间四月天》、《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等几十首诗篇,在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都有所成。 

  只是,而今不少人提起林徽因,多将注意力放在一些无法证实来源的感情八卦上,对其在建筑设计、文学方面的贡献与成就却知之甚少。纵观其一生,她坚强、大方,对事业热爱,执着,林徽因的真实人生,远比绯闻更精彩。(完)

【编辑:孙静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