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有声记录中国乡镇发展史 首部中国名镇影像志编纂启动

2017年04月22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有声记录中国乡镇发展史首部中国名镇影像志编纂启动
    中国名镇影像志编纂启动现场。 黄莹 摄

  中新网昆山4月22日电 (黄莹)利用新兴媒体形式留住乡愁,记录历史,抢救保护传统文化,22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镇影像志”试点编纂工作,在水乡周庄启动。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冀祥德表示,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历史传统的重要载体,对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名镇影像志是中国名镇志的延伸,突破文本平面局限,以影像形式再现历史场景,用影像讲述人们鲜活的生产生活故事,全面、翔实记录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抢救保护传统文化,培育民众爱乡、爱国情怀。

  据介绍,首部中国名镇影像志将围绕江苏周庄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主题,以口述历史、影像记录的形式,把过去近四十年中沉淀的历史智慧和遗存的平面图文资料,通过数字化的影像志“立”起来、“动”起来、“响”起来,汇聚成每一代人的公共记忆。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画家杨明义等一批为周庄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指导和决策参考的学者专家,将以见证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编纂工作。

  周庄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周庄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古镇整体保护,走出了一条“不拆古镇也能发展,保护古镇也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的发展新路子,形成“让人们看到了古代人的生活,同时很好地让今人生活在其中”的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周庄模式”,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古镇保护发挥了重要的探路、实践和示范作用,引领了一批水乡古镇的保护和发展之路。

  据了解,周庄地方志编纂有着深厚底蕴,有清嘉庆年间的《贞丰拟乘》、光绪年间的《周庄镇志》和《贞丰里庚申见闻录》三种志书存世。新中国成立后,两轮《周庄镇志》编纂分别获得江苏省地方志编纂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特等奖。2014年,周庄隶属的昆山市成为中国名镇志编纂试点,《中国名镇志丛书·周庄镇志》成为首批出版成果并入选了中国方志文化“走出去”工程,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发行。

  “全景式和全过程地历史还原,才能有效地把历史智慧留给继承者、留给后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巴兆祥认为,利用新兴技术编纂影像志,符合未来发展理念。更多的受众会通过视听的方式更深度地了解周庄、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为中国乡镇社会的文明进步、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作出新的贡献。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镇村正逐渐消逝,涵盖了自然地貌、政治经贸、人文社会等的综合性影像志,是对省志、市志、县志的独特补充,并将催生当地民众感情共鸣与归属。”冀祥德表示,地方志工作将融入国家战略,配合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魅力。(完)

【编辑:高辰】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