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自然和文化遗产助贵州成中国“宝贝”

2017年06月10日 1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自然和文化遗产助贵州成中国“宝贝”
    航拍黄果树瀑布。

  中新网贵阳6月10日电 题:自然和文化遗产助贵州成中国“宝贝”

  记者 张伟

  自然和文化遗产正助贵州成中国“宝贝”。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截至目前达50项,总量位列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1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0项,文化景观5项。中国国务院共批准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807处,两者总面积达到21.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23%。

  贵州作为中国西部内陆省,受国际社会的热情关注,首先源于其17个世居少数民族创造的多彩的民族文化,语言歌舞、节庆习俗、服饰、建筑,都浸润着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再是源于独特的自然生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星罗棋布的瀑布、溶洞、峡谷、温泉,山环水绕、云蒸霞蔚,空气清爽、天气凉爽。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6月10日是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地公园省——贵州在多彩贵州文创园启动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黔中首郡·乌江明珠”思南非遗周末聚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参与。

  喜气洋洋的思南喜文化刻纸、精美绝伦的思南花烛、秀美精致的花甜粑等让游客频频点赞、大呼过瘾;花灯鼓舞、乌江船工号子等神秘古朴的非遗活态文化展示更是赢得阵阵掌声。带孩子感受非遗文化的贵阳市民王庆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忙,周末的时候带孩子来感受一下,有得吃、有得玩,还能观赏非遗文化,非常棒!”

  “我很喜欢。”60余岁游客张明明对记者说,“非遗周末聚”汇集了贵州民族文化的精粹,让人印象深刻。

  贵州省文化厅巡视员张安琪表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是贵州的两个“宝贝”,以自然遗产为代表的贵州生态,以文化遗产为代表的贵州人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多彩贵州已成为贵州的“名片”。

  这张“名片”也包括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在内。该活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厅、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等联手打造,通过非遗的展、演、论、赛、训以及互动等形式,依托启动仪式、地方非遗文化周末聚、留住乡愁、传承非遗——征文和随拍大赛等贯穿贵州旅游旺季的活动,社会反响良好。

  活动自2016年6月9日启动后,先后上演200余场精彩展演,10万余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参会。活动现场展出农特产品及地方特色美食200余种、非遗产品近2000件,单日最高销售额10万余元人民币。举办非遗周末课堂42场,40位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演示,1200多名听众参与学习互动。

  与2016年相比,2017“非遗周末聚”还走进机场、社区、校园、商场等地,以专场展演、技艺展示、节目展演、非遗大讲堂、现场互动等形式,让民众在吃喝玩乐之余,寓教于乐,近距离了解到贵州非遗文化、主动传播非遗,感受非遗的无穷魅力。

  除文化遗产外,以施秉云台山、赤水丹霞地貌等为代表的自然遗产更让贵州聚焦世界目光。官方数据为证:贵州2016年共接待游客5.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027.54亿元人民币,入境游客达到110万人次。

  诚如英国驻华大使馆参赞罗克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这里如同仙境,生活在这里的人会很幸福。”(完)

【编辑:陈海峰】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