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寻越剧112周年发展:多方助力越剧回流 迎“新春天”

2018年04月04日 17: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探寻越剧112周年发展:多方助力越剧回流迎“新春天”
    图为: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教学现场 钱晨菲 摄

  中新网绍兴4月4日电(方堃 钱晨菲)4月初的浙江在花香中洋溢着春的喜悦,而这份生机同样展现在越剧演员的脸上。赵志刚、舒锦霞、金静等越剧名家纷纷登台,台上演着唱着,台下跟着和着,来自中国各地的越剧演员及戏迷爱好者汇聚中国越剧之乡——浙江嵊州,共同庆祝越剧诞辰112周年。

  与其他传统剧种一样,越剧因流传时间久常被世人打上“夹缝里求生存”的烙印。究竟越剧如今的现状如何?是否只有依靠政府扶持才能生存?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越剧的发源地——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一探越剧的现状与明天。

图为:外国友人体验越剧招式 钱晨菲 摄
图为:外国友人体验越剧招式 钱晨菲 摄

  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越剧经过112周年的传承与发展,以优美、细腻、纯朴、儒雅见长,它将传统戏曲写意的表现手法,同话剧、电影写实的表现手法巧妙结合,成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那么越剧爱好者、艺术家和政府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共同守护百年越剧的文化根脉?

  从东王村到“爱越小站” 百年越剧行万里

  “走过三省六码头,不如东王香樟树下的高桥头。”甘霖镇东王村村口的这棵香樟树,见证了越剧发展。四只稻桶,几块门板,1906年3月27日,东王村的唱书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越剧由此开始。相传此后东王村的越剧艺人们出门前,都会虔诚地朝大香樟树拜三拜,保佑自己回家时能赚回足够的铜钿。

  随着越剧在海内外的广泛传播,浙江省嵊州市民营剧团也在蓬勃发展,目前,嵊州市剧团数达68个,年均演出30000场次,越剧演艺产业年总产值超2.08亿元(人民币,下同),从业近8000人。

图为:越剧演员表演现场 钱晨菲 摄
图为:越剧演员表演现场 钱晨菲 摄

  “现在,我们村上七成的村民都会唱戏。自从建了古戏台,每周二和周五村里都会有自发的越剧演出,逢年过节更是热闹,周边村上的村民都会赶来听戏,其中也不乏青年和孩子。”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的村委主任李秋顺向游客介绍着越剧的现状,从他的讲述中丝毫不见百年越剧的发展颓态。

  如今,越剧不仅仅是艺人们的谋生方式,更成为一种大写的文化符号。东到福建,西到陕西,北到新疆,南到深圳,由近万名会员加盟的19个“爱越小站”如星星之火,点亮祖国的版图,构架起了越剧故乡和爱越者的友好互动。

  不仅如此,一些经典的越剧曲目也在创新改编后迎来“新的春天”。“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2008年,明星版《梁祝》在改编后迅速走遍大江南北,演出超过250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一曲“梁兄化蝶”不仅寄托了无数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还相继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唱响了中国韵味。

图为:越剧小镇效果图 嵊州市宣传部供图
图为:越剧小镇效果图 嵊州市宣传部供图

  从口口传唱到常态化教育 越剧群体年轻化

  近年来,越剧教育开始走向年轻化并纳入学校艺术教育体系,打造了“越剧进课堂”中国样本。在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城南小学建成了中国第4家“中国戏曲小梅花培训基地”,与1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合作组建“越剧教育网络学校群体”,目前已经培养越剧小梅花38朵。

  而被誉为“越剧艺术家的摇篮”的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也在面向中国招收越剧幼苗,办学规模20个班200多名学生,聘有越剧界著名越剧演员、导演和文化名人组成的“越剧名家导师团”。这里的学生大都只有15岁,将在专业的教学下全方位体会越剧的青春美、音乐美、人物美、故事美、化妆美……“我们每天早上6点开始练功,一直要练到晚上9点多,日复一日。”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的学生们表示,虽然辛苦,但是热爱。

  此外,越剧艺术家也在积极助力传承。“艺术的传承是每一位艺术家最大的心愿,近年来我们采用了很多青少年容易接受的艺术样式,例如戏歌、古诗词的演唱等。”国家一级演员、越剧名家赵志刚表示,越剧教学不是蜻蜓点水,唯有常态化的熏陶才能让更多青少年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

  以越剧为魂 百余濒危剧种将在越剧小镇轮演

  依托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优势,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进入公众视野。近日,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郭小男在首届“国际戏剧小镇联盟论坛”上表示,嵊州“越剧小镇”有望于明年全面开门迎客。作为小镇首个演艺项目,“天下第一团”古戏楼将迎来百余个中国稀有濒危戏曲剧种在这里轮流演出,以期用常态演出实现这些剧种的保护传承。

  “越剧为魂、旅游为根、农业为基”的越剧小镇坐落于女子越剧发源地施家岙村,占地面积3.68平方公里、计划投资45亿元。通过3-5年的努力,越剧小镇将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中国戏曲艺术交流体验的新乐园、文化产业创业创新的新平台、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本、美丽乡村提档升级的新典范,成为“戏迷朝圣、明星寻根、尊客向往、百姓休闲”的文旅地标。

  “这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唱腔和台步里,开满鲜花与掌声。他们个个高兴得像孩子……”正如诗人朱亚洲所吟诵的一样,从“沿门唱书”到韵动大江南北,越剧在复苏与振兴中走过了112个年头,在艺术家、越剧爱好者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袅袅越音将继续唱响大疆南北。(完)

【编辑:姜贞宇】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