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古建深藏“最京味儿”书馆

2018年12月14日 17:2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角楼图书馆
  古建深藏“最京味儿”书馆

  站在京城二环线东南角眺望护城河拐弯处,远远的便能望见河水清清,碧波荡漾。继续向北走,跨过护城河,行经车水马龙的左安门内大街,只见一座角楼临街矗立,冬日结着薄冰的河水倒映着它古色古香的身影。很少有人知道,这座角楼是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20座老城门中,唯一现存的古代值房建筑。而更少有人知道,这座拥有454年历史的古建内藏着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

  推开角楼图书馆的大门,古琴悠悠,绿植葱茏。在图书馆的功能分区中,一层是主题文化活动及展览展示区,主要举办老北京文化主题的展览,契合这座复建建筑的气质。迎面而来的是红色的书架,镂空的屏风,还有类似皇榜的公告,浓浓的“京味儿”扑面而来。展示的物件地域特色鲜明,比如细密线条勾勒的老北京胡同,老北京叫卖用的家伙什儿,无不述说着北京城悠长的过往岁月。

  我到时正在展出是《致敬改革开放40年老物件展》,彩色电视机、自行车、飞人牌缝纫机三大件,老票证、老书本、老茶缸等这些老物件一一亮相,令人瞬间想起了旧时生活的家长里短。还有《聆听北京声音展》,牛铃铛、指铃、虎撑子、小状元锣,黄包车的脚铃、吹糖人的糖锣,每一种声音仿佛都夹杂着一幕幕的画面,让人瞬间陷入对胡同生活的回忆。

  沿着木质图书馆的红色楼梯,即可上到二楼图书阅览区,图书馆的精华区域。红木的书架桌椅,勾画着蓝绿纹饰的横梁,仿墙砖的壁纸,青砖铺就的地板,在暖白色光源照射下显得干净而明亮。正是工作日的上午,角楼图书馆里几乎全是住在附近的老人,他们坐在椅子上或蒲团上,安静地翻阅着书页——《北平风物》、《清华园里的人生咏叹调》、《磨石口传说》、《东四故事》、《城记》,都是北京的地方文献。据悉,馆内现有地方文献图书6700册、报纸30余种、期刊100余种。不仅有《北京史》、《北京地方志》,还有各种讲述北京及各区县历史、文化、风俗的图书。需要说明的是,与其他图书馆截然不同,这里的书没有一本可以借回家,这是因为所有的图书只有唯一的一本。像是《北京胡同留真》、《旧京图说》、《皇城金梦》、《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等,市面上已很难见到。

  除此之外,角楼图书馆每周还会从“阅读北京”、“聆听北京”、“艺术北京”、“品味北京”4大主题出发,面向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爱好者、社区居民等,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包括讲座、读书会、手作体验、文化沙龙等,平均一天一场,每到报名时,名额经常被“秒杀”。三层的辅助文化活动区是一个露天平台,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护城河畔的美景。考虑到安全问题,这里平时很少开放,不过据工作人员介绍,春暖花开时节,将在这里举办读诗会、阅读分享等活动。

  读者王佳见证了角楼图书馆的点滴变化。“还没装修的时候,这里尘土飞扬,要是没打灯,根本走不了路。而现在既能看书,还能参加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特别好的滋养。”距离最近的地铁站1000多米,最近的公交车站也要走五六百米。但距离挡不住市民对“最北京”的热爱,读者们都很珍惜角楼图书馆如今美好的样子。

  胡德成 文并摄J285

  GO提示:

  图书馆目前对公众免费,每天上午9时开门,一周开放7天。可以从地铁14号线方庄站A口出,向北步行至龙潭东路后,再向东行200米即到。

【编辑:左盛丹】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