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院校完善戏曲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梆子迎“新台柱”

2019年01月19日 0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山东院校完善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山东梆子迎“新台柱”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孙宏瑗 摄

  中新网济南1月19日电 (孙宏瑗)甩水袖、翻跟斗、吹胡子、瞪眼睛……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为地方戏曲传承培养“新台柱”。

甩水袖、翻跟斗、吹胡子、瞪眼睛……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孙宏瑗 摄
甩水袖、翻跟斗、吹胡子、瞪眼睛……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 孙宏瑗 摄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太庙惊魂》《失子惊疯》《闯幽州》《老羊山》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 孙宏瑗 摄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太庙惊魂》《失子惊疯》《闯幽州》《老羊山》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 孙宏瑗 摄

  记者当晚在现场看到,数十位年轻演员接连为观众献上艺术盛宴,《太庙惊魂》《失子惊疯》《闯幽州》《老羊山》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板胡、二胡、琵琶等乐器同奏,演员们变换各种唱腔,引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演员们变换各种唱腔,引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孙宏瑗 摄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演员们变换各种唱腔,引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孙宏瑗 摄

  今年18岁的《太庙惊魂》选段主演赵泽旺,演起山东梆子有板有眼。他告诉记者,因为从小喜欢山东梆子,小学毕业后便来到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学习。“我希望毕业后能跟着名师学艺,不断提升专业表演水平。”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数十位年轻演员接连为观众献上艺术盛宴。 孙宏瑗 摄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数十位年轻演员接连为观众献上艺术盛宴。 孙宏瑗 摄

  2013级学生吴皓在此次演出的剧目中担当“将”的角色,每场表演几乎都有他的身影。他说,现在喜欢戏曲的大都是老年人,年轻人不多。“戏曲行业缺乏人才,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到戏曲的学习与传承中来。”

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党委书记安立元介绍,学生们不仅学习语数外等公共基础课程和台词、中国戏曲简史、文艺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还要参加武功、身段等专业实训。 孙宏瑗 摄
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党委书记安立元介绍,学生们不仅学习语数外等公共基础课程和台词、中国戏曲简史、文艺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还要参加武功、身段等专业实训。 孙宏瑗 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山东梆子在内的地方戏曲传承发展进入低谷期,山东多家山东梆子剧团被合并或撤销,山东梆子人才队伍的培养、剧种的传承等面临严峻挑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柴心记表示,区别于以往地方戏曲“团带班”“团办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的山东梆子专业更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着力夯实学生们的基本功。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太庙惊魂》《失子惊疯》《闯幽州》《老羊山》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 孙宏瑗 摄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太庙惊魂》《失子惊疯》《闯幽州》《老羊山》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 孙宏瑗 摄

  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党委书记安立元介绍,2013年,该学校开设山东梆子专业,招收了60名学生,学制6年。招生对象是小学在校及毕业生,年龄在10岁至13岁之间。学生们不仅学习语数外等公共基础课程和台词、中国戏曲简史、文艺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还要参加武功、身段等专业实训。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为地方戏曲传承培养“新台柱”。 孙宏瑗 摄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为地方戏曲传承培养“新台柱”。 孙宏瑗 摄

  “学校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采取‘校团合作’‘名师指导’等方式,开展戏曲职业教育领域的校团合作。”安立元说,希望毕业生们担当起振兴山东地方戏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山东梆子在齐鲁大地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板胡、二胡、琵琶等乐器同奏,演员们变换各种唱腔,引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孙宏瑗 摄
1月18日晚,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山东梆子专业举行毕业汇报演出,板胡、二胡、琵琶等乐器同奏,演员们变换各种唱腔,引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孙宏瑗 摄

  山东梆子旧称“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因其定弦、调门都比较高而得名。山东梆子自清代初年传入山东,广泛流传于鲁西、鲁南广大地区,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完)

【编辑:叶攀】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