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殷墟考古读懂何以中国

分享到:

从殷墟考古读懂何以中国

2022年11月13日 07:2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从殷墟考古读懂何以中国

  本报记者 柴雅欣 管筱璞

  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通报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考古发掘有哪些最新成果和进展?殷墟和甲骨文如何实证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文明有何深远意义?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更加深入细致了解殷墟都城布局,逐步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作为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不仅名列《世界遗产名录》,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自1928年起,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殷墟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陆续发现殷墟宫殿宗庙区、居址区、王陵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重要遗迹,以及与之毗邻的商代中期都城洹北商城,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系统展现了商代社会文化面貌、商代文明发展成就。

  “独特的‘纹饰范嵌范’铸铜技术、‘剥片式’取料制骨技术、‘熟土区夯筑’陶窑技术充分显示出商代中期手工业创新求变的理念。洹北商城手工业考古发现、发掘极大地填补了商代中期手工业考古的空白,对研究洹北商城都邑布局同样至关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表示。

  安阳历史文化悠久,许多遗址遗迹和出土文物都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我们相继对辛店遗址、陶家营遗址、邵家棚遗址等殷墟外围重要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孔德铭说。

  “从2016至2020年辛店遗址考古发掘情况看,这是一处超大型铸铜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孔德铭介绍,该遗址可能是一处由“戈”族管理的青铜器铸造遗址,为研究商周时期这支古老氏族的居住、迁徙、分布、业态等提供了新资料。

  位于殷墟宫殿区以北约7.2公里处的陶家营遗址,是一处商代中期的环壕聚落。专家表示,陶家营遗址保存较好,遗迹丰富,聚落内有清晰的功能分区,突显了其规划特征。

  考古人员还在邵家棚商代晚期聚落遗址发现了由18座房址组成的3组多进式院落,以及由1座“中”字型大墓、23座中小型墓葬和4座车马坑组成的墓地,出土刻“册”字铭文的多件青铜器,显示这里可能为晚商时期史官“册”族居住地。

  “每一项新发现都各有特色,解决了特定的问题,(让我们)对整个殷墟都城布局(包括洹北商城)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谈及此次通报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表示。

  何毓灵向记者一一细数:道路系统解决的是都城内部的交通与功能区划问题;宫殿与王陵新发现突破了以前学术界对于二者固有的认识;洹北商城手工业作坊是手工业考古的重大成果;邵家棚遗址充分展示了当时一个家族族邑的状况;辛店铸铜作坊不仅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商周时期铸铜作坊,且其位置大大超出了学术界对于殷墟传统范围的认知,对研究甲骨文中所记载的“大邑商”真实内涵意义重大;陶家营遗址是洹北商城的二级聚落,为研究商代中期社会结构、资源供应等提供了关键证据,更首次发现了商代中期的完整墓地及大量青铜器。

  “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一点点的发现、积累、细化,搞清楚城市布局,逐步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何毓灵强调,如果从“布局”的角度看待这次成果发布,就会明白其意义远非出土什么器物那么简单。“就拿道路系统来说,我们考古学工作者更关心的是它有没有功能区划功能,这是城市布局的一个框架或骨架。”

  持续推进甲骨文研究,更好解答“何以中国”的文明起源问题

  1936年6月,有关单位在殷墟进行第十三次发掘,于小屯东北地发现YH127坑,出土刻辞甲骨17096片,为目前殷墟考古发掘所获刻辞甲骨数量最多的完整窖藏。

  1973年3月至12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于小屯村南发现刻辞甲骨5335片。这是第一次充分运用科学的考古发掘方法所获得的甲骨文资料,地层明确,伴出物丰富,为卜辞年代的确定提供了坚实证据。

  1991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于殷墟花园庄东地发现H3坑,出土刻辞甲骨689片。占卜主体为王室小宗宗子,属非王卜辞,史料价值独特。

  此次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古文字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冯时介绍了殷墟甲骨的上述三次重要发现:殷墟内出土数量最多的完整窖藏小屯YH127坑、具有明确年代的小屯南地甲骨、史料价值独特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甲骨文既是早期成熟汉字体系文字的代表,也是殷墟作为商代都城的实证。自清末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以来,至今已发现约15万片,经科学发掘的有35000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内容涉及商代政治与生活的各方面。殷墟甲骨直接证实了古史记载中“商”王朝的存在和安阳小屯为殷商王朝的王庭,开启了殷墟90多年的考古与历史研究历程,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字学的革新与发展。

  “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甲骨四堂”之一罗振玉的这席话,可以看作甲骨学研究薪火相传的写照。

  新时代甲骨学研究立足百余年深厚学术积淀,更加注重与考古学理论方法及多学科的结合,在推动思想史、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通过释读甲骨文记载的日月食资料,结合天文学推演,考订了发生于公元前1161年10月31日的乙巳日食,证明了殷人已经掌握交食周期,对于甲骨文断代乃至地日运动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结合甲骨文卜辞和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周史氏家族墓地发掘出土的铭刻,确定了商代薛国地望(地理位置),为商代历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支点。”冯时介绍,有关商代政治、祭祀、军事、宗教、礼制、刑罚、经济、医学、社会生活、艺术思想等问题的研究广泛展开,成果丰硕。

  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古埃及的圣书体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古印第安的玛雅文字早已消亡,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承续至今。

  “中国文字虽然经历了甲骨、篆、隶、草、行、楷等不同书体形式的变化,但以‘六书’为特征的文字结构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近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认为。

  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随着甲骨文研究持续推进,“何以中国”的文明起源问题将得到更好解答。

  系统全面细致的中华文明探源离不开殷墟

  扎根殷墟考古发掘一线已20余年,何毓灵是最熟悉殷墟的人之一。在他看来,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根深叶茂的大树,那么在中华文明探源进程中,殷墟就是主干,由此延伸、扩展、追溯。

  “系统、全面、细致的中华文明探源离不开殷墟,殷墟的发现与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与基石。深入了解殷墟,才能准确把握中国早期文明的核心要素和内涵。”何毓灵告诉记者,郑州商城遗址、二里头遗址、两周城址性质的确认,离不开以殷墟为基点的比对与辨析。同样,周边区域青铜文化,如草原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先周文化、珍珠门文化等性质与年代的判断,以殷墟为坐标和参照,其年代与内涵才能更加清晰。

  提起殷墟,人们除了甲骨文往往还会联想到青铜器。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青铜礼器之一后母戊鼎,正是在这一时期铸造的。

  据何毓灵介绍,殷墟是目前所知古代都城内发现铸铜作坊最多、规模最大的。以后母戊鼎、青铜牛尊等为代表的大量青铜礼器,不仅表明当时青铜冶铸水平已高度发达,更是礼制文明的象征。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中华大地不同文明彼此间互相影响、交流、借鉴,青铜器便是力证之一。“大家熟悉的三星堆文明就与中原殷商文明关系密切。比如,三星堆青铜器上的云纹、夔龙纹等,都是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孔德铭说。

  作为古代东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高度发达的殷商文明,对周边区域的青铜文明影响深远,而周边青铜文明也对殷商文明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殷商文明一步步走向了我国青铜文明的高峰。

  “考古发掘已充分证明,不同地域文明之间的资源流动和交往交流,让殷墟文明不断向外扩散与传播、向内吸收与融合,中华文明也因此得以生生不息。”何毓灵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了殷墟遗址,强调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殷墟是我国考古学的摇篮和圣地。近百年前,中国考古人从殷墟出发,用手铲一页页揭开埋藏地下数千年的文明灿烂长卷。

  “殷墟总面积在36平方公里左右。1928年至今,发掘面积仍不到总面积的5%。”何毓灵说,对殷墟遗址来说,甲骨上虽然留有记载,但总体内容比较有限。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殷墟,主要还得靠“解剖麻雀式”的考古发掘。

  认识殷墟离不开考古,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离不开考古。几代中国考古人筚路蓝缕,孜孜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丰硕,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陆续实施,为科学阐释中国境内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关键问题提供珍贵实物证据。此外,中国在科技考古、多学科交叉考古、边疆考古、申请世界遗产、国际联合考古和办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一条长河,要知道她源于何处,才能知道她流向何方。”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探究中国文明起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只有深入到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时,才能真正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目前,殷墟考古发掘活动仍在继续,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中。那些埋藏在历史深处的中华文明源头密码,仍待一一破译。

【编辑:房家梁】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