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届北京图博会“中国作家馆”开馆

分享到:

第二十九届北京图博会“中国作家馆”开馆

2023年06月15日 2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第二十九届北京图博会“中国作家馆”开馆
“中国作家馆”开馆 陈泽宇 摄

  中新网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作为北京图博会主办单位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今年继续在会场开设“中国作家馆”,开馆仪式于开幕当日举行。

  “中国作家馆”是自2010年中国作协成为北京图博会新增主办单位以来,专为图博会设立的展示中国作家风貌、宣传中国文学成就的展览品牌,也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平台,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承办。2023年“中国作家馆”主宾省为湖南省。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开馆仪式并为“中国作家馆”开馆。今年“中国作家馆”馆内展区面积200平方米,主要由新时代文学成就展、作家出版社精品图书展、湖南省文学成就展三大部分组成。

  开馆当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海外版权推介座谈会在“中国作家馆”举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入选作品《白洋淀上》作者关仁山、《热雪》作者王松结合作品内容分享了自身创作心得,并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刘洪涛对谈,就新时代文学的创作成果、作品特质、传播方式等方面深度交流。

  《白洋淀上》是以2017年至2022年白洋淀新区成立和乡村振兴为大背景,以白洋淀渔民王永泰和他三个儿子王决心、杨义成和王德为核心展开的命运故事。关仁山表示,创作《白洋淀上》是他对自己书写的一次重新认识与全面打开,这部小说试图采用的全景式视角,要求他在写作时纵横交织地全面体验生活,了解一切与人物命运相关的故事,“一枝一叶都要考察清楚,才能写出新时代中国的巨变,以及新时代中国人的气质。”

  《热雪》以传统的评剧为引,聚焦新时代乡村新人物,尤重对回乡青年群像的生动刻画。王松当日表示,新时代山河壮阔、山乡巨变,时代要求作家用中国方式来讲述中国沃土上的中国故事。《热雪》真实表现新时代山乡巨变中的人与事,在写作过程中,王松深切感触到中国乡村中蕴含着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内质,文化的“胎记”决定着具体地域的人们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思维逻辑方式乃至语言的表达方式。“所以,这也就又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走向生活深处的路径。”王松说,源于传统文化的文学气质沉睡已久,而新时代的巨变正在将传统文化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间重焕生机与光彩。

  刘洪涛以湖南乡土文学传统为例来说明自己对“山乡巨变”创作的看法。“湖南乡土文学有两个传统,一是沈从文传统,一是周立波传统。这两个传统交替发生影响,共同塑造了湖南乡土文学的基本面貌。”刘洪涛认为,湖南乡土文学的两个传统内在联系,共同见证了百年乡土中国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乡土书写的与时俱进、常写常新。

  刘洪涛认为,新时代中国作家书写“山乡巨变”,应清晰地意识到文学传统的内涵与肌理,并在此基础上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获得更大的历史纵深,真正把握新时代新乡土的脉动。(完)

【编辑:刘阳禾】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