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前辈大师或西去或隐退 重振江湖待后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武侠小说前辈大师或西去或隐退 重振江湖待后生
2009年03月05日 09:27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熟稔武侠小说者,犹记“开篇不读金梁古,读尽诗书亦枉然”的忠告。而今此三人中,古龙辞世已有廿四载,旧历年前,南半球大洋彼岸又传来梁羽生驾鹤西去的消息,而金庸亦是封笔多年、退隐江湖。当各路英雄渐次离场,一时之间,“武侠世界”好不凄清寂寞,人们也突然发现武侠小说可能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

  武侠新气象 逐渐转向内地来

  人们对于武侠小说的隐忧,绝非体现在数量上,当今武侠小说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市面上新近出版的就有两三百种,搜索卓越网上“武侠”类别,得出的书目多达近千,而流传于网络的草根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在作者方面,后起之辈也是层出不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几位,而是几十位、上百位的一个创作群体,蔚为壮观,凤歌、萧鼎、沧月、步非烟、小椴、时未寒、施定柔等人皆在此列。至于销售状况,笔者在福州路上海书城看到,当月畅销榜单上,非文艺类第八名正是沧月的《碧城》,而贴有“武侠玄幻”标签的两个书架前,也有不少年轻人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翻着书。据书城工作人员介绍,武侠小说算是经久不衰的图书种类,经典的,如金梁古作品集自不必说,新近的,如《诛仙》、《听雪楼》、《昆仑》系列,也都是畅销的保证。

  最让人感慨的恐怕还是武侠小说气象之变。如今,武侠小说的创作中心不再是曾创武侠奇迹的港台,而是随近十年来内地武侠刊物如《今古传奇·武侠版》、《武侠故事》、《新武侠》的红火逐渐向内地转移。跻身“畅销”行列的武侠小说作者,不仅多出自内地,而且多为“70后”、“80后”。

  新生代武侠创作群体是看着金梁古作品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摆在他们眼前最为迫切的桎梏是:如何挣脱经典大师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事实上已经潜移默化成一种焦虑。凤歌、沧月、步非烟、施定柔等人在以往接受媒体采访时都直言不讳自己的写作是从模仿前辈的作品开始的。凤歌坦言:“我写武侠小说的初衷,就是因为崇拜金庸先生。我《昆仑》中有浓厚的模仿金庸的痕迹,这是成长的代价。”沧月也提到:“梁羽生作品是我们这一代人必读的书,我最喜欢的是《云海玉弓缘》、《萍踪侠影录》。”

  对于新人而言,不怕模仿就怕原地踏步,他们的近作,《沧海》、《镜·双城》或是《九阙梦华》,都已并非囿于模仿,只是读者给予评价时往往先入为主,不自觉地拿它们与金梁古之作相比,认为记忆中的那座高峰无法翻越。

  风云三十载 期待华山再论剑

  而今,距离金梁古鼎立的武侠小说黄金年代已一去三十载,“武侠世界”风云变幻,再一次的华山论剑呼之欲出。

  “侠女”陆续登场,打破了将男性与武侠划等号的定式思维。沧月、步非烟、施定柔、沈璎璎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新生代武侠小说作者都是女性,2004年沧月与步非烟还双双荣获国内武侠作者最高荣誉“神州奇侠奖”,这些都标志着“女性武侠”时代的到来,她们立志要以潜在的、慈悲的力量,改变世界、构筑历史。高峰面前,武侠小说要想实现质的突破,还必须吸纳新的元素。新生代作者纷纷施展奇招,将魔幻、悬疑、修仙、推理、惊悚、动漫、穿越、时尚、科技等五花八门的题材嫁接到武侠小说上来,各自抢占高地,形成具有标识度的个人风格。沧月的独门绝技是动漫手法的叙事,用镜头感予人以视觉冲击。步非烟的杀手锏是独树一帜的想象力,让故事情节网络游戏化。而创作出让传统武侠迷最为认可小说《昆仑》的作者凤歌,也有意另辟蹊径,扬言要写出中国的《魔戒》、《达芬奇密码》。年轻是他们的筹码,谁敢说这些崭新的尝试不会成为超越过去的突破口呢?

  尽管新生代武侠小说创作群体顶着“良莠不齐、佳作难觅”的微词,为大师不再的伤怀情绪所包围,可文学,包括文学的各个品种和门类都需要长江后浪推前浪。况且提携后辈,原是一代代大师的本意。

  本报实习生 范昕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