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画坛骗子层出不穷?进入市场须打十分精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为何画坛骗子层出不穷?进入市场须打十分精神
2009年03月24日 14:46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斯文骗局,书画家屡中暗枪

  收藏升温,画作行情看涨,骗子以朋友、老乡、知音、业务经理等各种面目粉墨登场,既骗画又骗钱

  本报记者 张演钦

  中国的艺术市场最近10年狂飙突进,画家、书家的作品成为不少人的投资对象,一些画家甚至成为财富新贵,有的还登上了富豪排行榜,画家,已俨然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所谓树大招风,画作行情看涨的情况下,不少骗子、小偷也打起了算盘。也许一年得手不了一次,但是一次得手管用的岂止一年?所以,针对画家的骗术招数有不少“专业发明”,更有诸多“量身定做”,殚精竭虑,千奇百怪。

  连日来,记者接连接到画家的电话:“画坛骗子层出不穷,画家防不胜防,身心严重受扰!市场也遭到损害。希望《羊城晚报》曝光一下,给大家提个醒!”

  记者展开追访,果然发现画坛骗术高超,让人防不胜防。

  朋友老乡,骗力作几十张

  一次,身在广州的书画家莫各伯遇到了一位朋友,自称要联系外国画廊,把莫各伯的作品往国外推,要先拿几张作品给国外的老板看看。莫各伯见他诚恳,考虑再三,最后给了他8张。但画作出门,许久不见回音。莫各伯给朋友打电话,电话关机;找到朋友单位,单位的人说他已经离职了。

  没过多久,有个自称老乡的人也找上莫各伯,说是开了间画廊,叫莫各伯给些画代售。仔细考虑后,莫各伯送了几十幅作品过去。

  过了一段时间,莫各伯发现老乡卖了他的一些画却不给钱。一天,莫各伯路过画廊,竟然发现画廊关门了,老乡也已销声匿迹。莫各伯发誓要找到此人,讨回公道。终于,好不容易找到老乡,老乡说画廊倒闭后,他回了老家,画就放在老家,“广州没地方放啊”。莫各伯说没有道理啊,我家里大把地方。催了好几次都没结果,打他电话也不接,画作更是拖了好几年也没拿回来。莫各伯不死心,终于打听到老乡要出国,有人教了他一个法子:他拿了你的画,你必然有收据,你就拿着这个,告上法庭,法庭会给他发传票,这样他就出不了国了。果然,老乡主动找上门来,退了画作。但清点的时候,莫各伯发现里面最精彩的作品还是被扣留了下来,不过想想几年的波折,他只能长声叹气。

  空手套白狼的,还真不少,原山西省书协副主席樊习一也遇到了这样的窝火事。

  去年12月的一天,樊习一接待了两位声称来自广州太和堂画廊的“业务经理”,说要给樊习一举办展览并销售作品。“老板希望我们把您的一些作品拍成照片,回去给他挑选一下,因为我们的场地有限。”樊习一同意了,搬出了多年积累下来的精品力作。两人打开这张看看,打开那种看看,反反复复,跑来跑去,把客厅和房间弄得一片凌乱。最后作品全部拍完了,业务经理满意而归,但樊习一清点时,越看内心越紧张,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十几件重要作品不见了。樊习一马上给广州的朋友打电话,朋友告之:广州太和堂绝无此二人。

  以画为媒,骗巨款十五万

  某日,广州某学院艺术系教授孙以(化名)接到系里电话,说有人喜欢他的画,想买一批,对方很诚恳,于是就把孙以的电话给了他。

  联系过后,对方到了孙以的画室,一看就表示喜欢得不行,当场买了几幅。“知音”对孙以说,我要买一大批,我是做医药生意的,现在就住在小区里的宾馆,等你画好了,我就来取,否则不会回去。

  第二天,“知音”请孙以喝茶,相谈甚欢。如是几次,两人开始慢慢互相了解。一次,“知音”把孙以请到宾馆,拿出一个黑色公文包,一拉开,里面密密匝匝地装满了成捆的百元大钞:“这次我把钱都带来了,三四十万,就等您完成大作了。”

  孙以在心里默默点头,回去加紧创作。

  一天,“知音”紧急致电孙以,语气匆匆:“香港来了一大堆货,但突然发现钱不够。”孙以便问还差多少,“知音”说15万元。孙以犹豫了一下,恰好他从外地卖画回来,手头有这个数,加上经过这些天的相处,觉得“知音”人品还行,而且很有诚意,买画把钱都带上了,不像一般买家拖拖欠欠的,于是第二天一早就把15万元打进了“知音”的账号。

  下午,孙以给“知音”打电话,对方关机;赶到宾馆,人去房空。

  杂志封面,骗众家画和钱

  剑川(化名)和沈腾陌(化名)均为岭南国画名家,两人本无蹊跷之事,却因了一本杂志,平添许多尴尬。

  一天,一位自称是《中国画评论画报》的编辑找上剑川家门,说是要做剑川的访谈。

  剑川问他:“发行量多少?”

  “一万吧,我们全国发行,很多是定点寄给画廊、收藏家和政府官员的。”

  “一万也算不错了。”剑川沉吟了一下,抬起头来,“你说说条件。”来客从公文包里拿出另外一本杂志,欠身道:“我们条件很优惠的,一页5000元,画画也行,四尺整纸一幅。剑川老师这么有名,应该上封面!如上封面,优惠价是10000元或六尺整纸两张。”

  剑川同意了,大笔一挥签了合同,然后说,现在挑画吧。

  第二天,来客果然派了摄影师来,给剑川拍了头像,并取了内含剑川作品照片的光碟一张。半个月一晃便过,剑川收到100本杂志,封面上他显得精神抖擞。杂志印刷很精美,剑川越看越喜欢,便给相熟的朋友们发短信通报。

  深夜,剑川正要就寝,手机忽然响了,原来是老友沈腾陌来电。

  “剑川,你搞错了吧?这一期封面是我!”

  “啊?”剑川乐不可支,“明明是我嘛,杂志就在我手里。”

  两人觉得蹊跷,沈腾陌便带上杂志,驱车来访。两人相见,也不寒暄,各自拿出杂志交给对方,果然封面不同。两人面面相觑,仔细分析,方知上当:原来,这伙人找了许多人做封面,采取精细打印,每人100本,赚了不少人的钱和画。

  -画者言

  画家想进入市场须打醒十分精神

  为什么画坛骗子层出不穷?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认为,一是艺术市场最近很火爆,大家都知道画家的作品值钱了,于是骗子便盯上了画家;二是画家基本上比较善良,防范意识不是很强,有的只管埋头做画,不太懂得社会的复杂;三是艺术作品不像其他东西,其价值往往没那么容易估算,这给公安部门破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例如轰动一时的“关黎(关山月、黎雄才)假画”事件,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广州美院中国画系副教授张东平时也接到过不少“一听就怀疑是骗人”的电话,他虽然还没有被骗过,但知道骗子非常狡猾:“好在我对这种电话非常谨慎,对于那些提出‘合作’的人,我心里先打个问号。”

  广州美院教授谭天也认为,既然是商业行为,就必然存在着欺诈,画家想进入市场,就必须打醒十分精神。

  -藏者言

  卖家给出超低价  常为骗子在行动

  画坛骗子以骗画居多,这些被骗之作必然会流入市场。市场对这些作品的反应如何?

  广州地区收藏家刘志强刚刚遭遇了一次“赃物”推销,一名自称是藏家的人拿出一件广东某著名艺术家的书法长卷,开价3000元。

  “他开3万块我还会考虑考虑,但3000元就肯定有问题了。”刘志强说,艺术品市场从1993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趋向成熟,对于画家的作品价位,大家心里已经有了底,“有人拿了关黎的四张整纸说每张3000块,或者说家里发生了变故,急着变现用钱,那往往都是骗子在行动”。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