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没有国家级"非遗"博物馆,有损北京的伟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单霁翔:没有国家级"非遗"博物馆,有损北京的伟大
2009年04月17日 09:08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呼吁建立国家“非遗”博物馆

  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局长)

  现在,中国还没有一座国家级的综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2006年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租用“国家博物馆”的场地,举办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时间长达一个月,盛况空前。此后,这批展品在新建成的“国家大剧院”展览了一段时间。

  2008年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租用“中华世纪坛”的场地,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时间也比较长,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2009年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租用“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场地,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邀请2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京,用图片、实物、录像、真人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传统技艺”的无穷魅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场地。这种临时展览,虽有轰动性,但是不便于永久保存与陈列。后续的研究也得不到深入。工作人员只能是任务下来,赶紧做展览,忙于应付。

  为了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向深入与持久,建议国家投资创建一座大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置为博物馆的研究机构。

  如果短时间实现困难,可以将扩容后的“国家博物馆”划出一部分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国家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和中国革命史陈列,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了解的内容,都具有伟大的意义。但是,如果能在“国家博物馆”里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陈列”,那将更加体现国家博物馆尊重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加弘扬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记得整修之前的国家博物馆,拿出大面积搞“名人蜡像”,就有点哗众取宠,而非具有千秋万代的教育意义了。

  另外,复兴门的“中国工艺美术馆”,刚建成的时候,非常具有博物馆色彩。但是后来改成了“百盛商场”。一个按照博物馆设计的建筑,成了一座商店,是何其不合理!复兴门,正合了“复兴民族文化”的意义,所以,把“中国工艺美术馆”恢复起来,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博物馆,向民众展示我们传统而悠久的手工文化,是一定能做好的事情。

  再者,鸟巢和水立方附近的中华民族园,也应该借助人们对“人文奥运”的热情,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现在,中华民族园的不少建筑改造成了商店,非常可惜。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瑰宝需要保护,这里已兴建了各个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何不把软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纳入进来?

  北京是文明之都,首善之区,但是100座博物馆对北京来说,还是太少了。北京几乎是东方文明的象征,而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有损北京的伟大。

  所以,建议尽快落实,建设一座或数座国家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