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论》:1949年后首次在大陆出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蒋经国论》:1949年后首次在大陆出版
2009年04月30日 14:04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父亲是在失望中去世的,比经国先生早走了15年半。不久前,一位熟知经国先生脾性的人士告诉我们,经国先生做事从来不留下片纸只字。那么,父亲与经国先生最后20年的交往中究竟还有哪些事情,很可能会成为永久的秘密。

  父亲曾说:“历史真是说不得一个‘假使’的。”这正是所谓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吊诡。但如果真那样,当然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蒋经国论》了。

  ——摘自《蒋经国论》序言 曹聚仁之女曹雷

  由著名报人曹聚仁撰述的《蒋经国论》于1948年在上海出版,是中国第一部论述蒋经国的著作。这部著作的简体中文版日前面世,这也是这部著作1949年后首次在大陆出版。

  今年是蒋经国诞辰100周年,由著名报人曹聚仁撰述的《蒋经国论》简体中文版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也是这部评述蒋经国的著作1949年后首次在大陆出版。曹聚仁之子曹景行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蒋经国论》让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早期蒋经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记者 石剑峰)

  《蒋经国论》于1948年在上海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论述蒋经国的著作。之后在1950年代,曹聚仁移居香港之后把《蒋经国论》又重写一遍,添加更多内容。此次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蒋经国论》将这两个版本的内容合为一册,这样可以通过曹聚仁的视角更清楚地看清早期蒋经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很巧,我拿到书的时候,正好是蒋经国诞辰100周年那天。” 曹聚仁之子曹景行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初和人民出版社策划这本书时并没有特意要赶这个节点。”

  据曹景行介绍,抗战期间,身为中央社战地特派员的曹聚仁在赣南与蒋经国相识、相知,之后在1948年写下了《蒋经国论》。虽然父亲曹聚仁和蒋经国有着密切的私人关系,但曹景行表示,由于父亲去香港时自己还比较年幼,而且当时是个特殊年代,所以家人很少讲述曹、蒋两家的关系。“我最早阅读到《蒋经国论》已经是1980年代初了,之前大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论述几乎是空白,而我之前也只是从母亲那里模糊地了解到父亲和他之间的关系。”曹景行对早报记者说,“所以,这本书对我个人有着特殊意义,对父亲特别是对父亲和蒋家的关系有了清晰的了解。”

  “蒋经国本人有着传奇的经历和复杂的人格,父亲在这本书里对他的论述是很生动的。”曹景行说。也正因为如此,在1949年之后,《蒋经国论》一度成为大陆这边了解蒋经国的重要材料,毛泽东曾经一度托曹聚仁从香港带一本《蒋经国论》到北京。对于这一说法,曹景行向早报记者予以证实,“上海版《蒋经国论》写了‘打老虎’前的蒋经国,港版写的是之后的蒋,这两个版本合在一起的内容,新版的《蒋经国论》让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早期蒋经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曹景行说,“而在1950年代之后,大陆这边也希望与台湾进行接触,而这本讲述蒋经国前半生的书能有助于我们的领导人理解蒋经国的一部分。”

  曹聚仁担任国共和谈的“密使”,为大陆和台湾接触穿针引线,这段传奇因为近年来一系列材料的披露而为外界慢慢了解。“上世纪50年代以后父亲与经国先生的关系,或许是许多人最感兴趣的,但也是最难弄清楚的。从已经公开的史料中可以知道,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父亲确实成为台北与北京的沟通管道,台北那头应该就是经国先生。父亲晚年常自喻为波兰小说家亨利克·显克维支笔下的‘灯台守’,他无非就是守在香港这块地方,等待国共两党‘床头打,床尾和’。”曹聚仁女儿曹雷在《蒋经国论》序言中写到。

  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曹景行说:“这段历史应该是存在的。关于这段传奇,这些年来以讹传讹的故事非常多,而最能证明这段史实的材料目前只有《周恩来年谱》,里面具体提到了这段历史。”曹聚仁为两岸充当“密使”,“这一事实基本已得到确认。但对于很多细节,仍然笼罩在一片朦胧当中。当时具体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还有赖于相关材料的进一步解密。”关于曹聚仁先生的一些资料,出于保密原因,目前还存放在相关档案馆中。

  曹聚仁(1900-1972)

  字挺岫,浙江浦江人。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上世纪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从书斋走向战场,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曾采访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及东南战场,并主持《正气日报》编务。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并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曹聚仁去世后,周恩来曾亲自拟定了墓碑碑文:“爱国人士曹聚仁先生之墓”。

  来源:人民网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