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竹诉说新曲 外国作曲家用民歌“写中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古丝竹诉说新曲 外国作曲家用民歌“写中国”
2009年05月08日 02: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上海五月七日电 题:外国作曲家用民歌“写中国”

  中新社记者 孙璐

  从浪漫婉转的中国民歌“茉莉花”、“黄杨扁担”,到曲调悠长的古老乐器古琴、编钟,当这些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用地道的西方音乐表现手法谱写成曲,会产生怎样的曼妙乐章?

  作为二00九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重点项目,“呈现中国——外国作曲家写中国”系列活动,就是要让外国作曲家用民歌“写中国”。今天下午,记者采访了这八位用最古老传统的中国乐器为心目中的现代中国谱写乐章的加拿大作曲家。

  古丝竹诉说新曲

  古筝、二胡、唢呐、古琴,甚至编钟,此刻都成为加拿大作曲家们手中运用纯熟的音乐符号,而他们所做更多的,则是让这些属于东方的古老乐器与西方音乐形式进行近距离的对话。在加拿大作曲家西蒙·贝尔特朗的新作《决斗——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记者就听到了低音二胡与小提琴的对话。西蒙在此表示,自己选择这两种乐器是因为它们虽然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却又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据记者了解,“呈现中国——外国作曲家写中国”系列活动由法国国家电台、北欧作曲家协会、加拿大魁北克当代音乐协会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共同打造,音乐会将于五月十一日献演于上海大剧院,八位才情横溢的北美作曲家通过一年前在中国的实地采风,把自己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初体验化作淙淙音符与中外观众共享。

  洋作曲爱上中国民歌

  记者注意到,本次活动的创意最初出自旅法作曲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之手。老外作曲家为何爱上中国民歌?陈其钢表示,这就是要借助老外作曲家之力让中国民乐“走出去”,更多地为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熟悉和喜爱。另一方面,形状与音色都与西洋乐器迥异的中国乐器以及欢快悠扬的中国民歌,也给西方乐坛带来了更多新的创作灵感。

  “中国的古老民乐器真是太奇妙了,尤其是编钟,实在让我着迷。”加拿大魁北克当代音乐协会艺术总监瓦尔特·布尔德罗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深深迷上了中国的编钟,他希望通过西方的形式,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有幸目睹和聆听中国古老文明结晶所发出的迷人声音。而加拿大作曲家肖恩·佩佩罗尔则更喜欢中国的著名民歌《茉莉花》:“那真是我第一次听到就爱上的旋律,我的新作品就是从它得出的灵感。”

  亲历地震祝福中国人

  如果说本次活动还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这八位来自遥远异国的作曲家,竟然是去年中国四川大地震的亲历者。据了解,地震发生时他们刚好在中国采风,而在今天记者听到的一些作品中,祝福中国,祈望平安的曲调贯穿始终。

  加拿大作曲家西蒙·贝尔特朗的作品采用中国四川民歌《黄杨扁担》的旋律为素材,他表示,希望自己的乐曲可以把平和的气氛带到四川去。而作曲家肖恩·佩佩罗尔的作品名字很奇怪,叫做《绿茶、地震和顽强不息》,他在此告诉记者,曲子中间的部分比较伤感,但结尾是快乐的,因为虽然中国发生了地震这样可怕的事情,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仍然能够把快乐的生活继续下去。完

【编辑:邱观史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