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暴面前的良知拷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残暴面前的良知拷问
2009年05月21日 09:36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残暴面前的良知拷问

  庞  建

  作为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最为有力也最为详实的一份证据,拉贝日记的公开曾经震动了整个世界,同时,也让人们认识了这样一位具备人道主义精神、诚实面对历史的德国人约翰·拉贝。根据这段历史改编的同名电影,正是以1937年日军在南京的野蛮暴行为背景,浓墨重彩的描绘了拉贝在战争灾难中对生命的同情和拯救,并树立了一个“德国好人”的银幕形象。

  剧作开始,拉贝虽具有纳粹党徒的身份,但他全部的心思只用在如何经营好西门子公司的南京发电厂。所以,当忠诚的纳粹党徒弗里斯来接管拉贝的工作时,虽然他们依旧敷衍地遵行“咳!希特勒!”的手势,但只能看到南京的纳粹成员在和英国人共用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嬉闹打牌。这和我们以往看到的纳粹形象大相径庭,甚至带有强烈的反讽色彩。卐字旗在日军的飞机轰炸南京时让平民们暂时躲过了一场灾难。那一个瞬间,这面旗帜作为一个符号本身并没有正义与否的特殊含义,关键在于是谁把它握在手里。

  如果说当时绝大部分的纳粹都和弗里斯一样,浸淫在“圣战”的幻象中而泯灭了人性,那么拉贝则是极少数在鲜血和生命面前逐渐看清了真相的人。他的改变,是非常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诞生的过程,完全符合同类电影的创作规律。

  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27年的约翰·拉贝,对于战争和日军的侵略一度是缺乏真实认知的,理所当然地认为日军不会残害平民并会把对一座城市的伤害减少到最低,他天真地想通过外交谈判制止日军虐杀俘虏、在安全区孤立无援的时候还会给希特勒写信。然而残酷的现实将拉贝的理想主义彻底击碎了,他开始同意让只能容纳10万人的安全区住进20万人,他帮助杜普蕾女士一起藏匿中国士兵,他甚至捐献了作为一名商人最看重的全部金钱和财富。当他与威尔森医生合唱“Hitler has only got one ball, The other is on the kitchen wall”的时候,则预示着他连同纳粹的身份也一起“抛弃”了,拉贝这个人物在现实冲突与自我矛盾中丰满了起来,也让《拉贝日记》这部电影拥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一部由外国导演执导的涉及南京大屠杀的故事片,其起承转合、人物变化、事件逻辑都是清晰而圆满的,该片能够获得德国电影奖四项大奖,并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在情理之中。

  当然,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样一个极端特殊的历史事件,也许导演加仑伯格最初是想通过第三方的视角来谴责屠杀者的暴行,可是通观全片,他有意无意将大部分的发力点集中在拉贝身上,大屠杀的历史惨剧在此时退而化为拉贝英勇保护20万市民的大背景。这是导演身份以及书写角度的选择使然。但是,作为承担战争灾难的中国人而言,对影片所承载内容的需要似乎更多,因而电影中个别视角的选择、场景的安排确实会使中国观众在情感上产生一些隔膜。同类问题也困扰着电影《南京!南京!》,所谓人性的书写到底应该以什么为标尺,特别是在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电影只是一种在史实基础上的再创造,里面有导演以及演员自身的局限,也有我们观察历史的局限。

  无疑,拉贝当时的所作所为是值得钦佩和铭记的。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面对这么一位在当时境地下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来拯救百姓的人,我们心存感激,哪怕他仅仅只救了一位,也不应该损失在我们内心的高度,何况他救助的有20万之多。在日本右翼仍然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甚至肆意篡改历史的今天,站在更高层次的人性的角度,如何以个人视角来还原历史真相,恐怕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或者说,电影只是电影,还原历史的真相只是一种遥远的期待。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