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五一剧场:高雅剧场沦为草台班子舞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湖北宜昌五一剧场:高雅剧场沦为草台班子舞台?
2009年06月29日 23: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宜昌6月29日电(记者郭晓莹)近日,有人向记者反映,最近一段时间,在湖北宜昌市伍家岗一带,两辆印有“‘人体风暴’成人演唱会”、“成人专场‘情色之夜’演唱会”等字样的宣传车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演出地点居然就在五一剧场——该市屈指可数的高档剧院之一。然而,当地看过演出的观众却告诉记者,在五一剧场上演的这些文艺节目虽然质量不高,但内容“干净”,并无不雅节目上演。

  一边是曾经接待过众多国内外著名演出团体和知名艺术家、文化名人的高雅剧院,一边是长期活跃在城乡结合部,被人们称为“草台班子”流动演出团体;一边是低俗的广告宣传,一边是“干净”的演出, 五一剧场到底出的什么“牌”?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五一剧场经理陈华雄的办公室,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位47岁的剧场经理坦然接受了采访。

  五花八门的“求生之道”

  陈华雄说,五一剧场从今年3月开始引进流动演出团体的演出,一直持续至今,虽然节目质量不高,但内容绝对健康。说着,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外来演出团体演出管理规定》,上面赫然写着“所有演出节目必须积极健康向上,严禁演出低俗下流的节目,所有演出的节目不得有任何挑逗行为,未经剧场许可不准邀请观众上台与演员互动演出”。陈华雄告诉记者,这份《规定》是演出团体进场演出的先决条件,全体演职人员人手一份。而之所以默许演出团体进行低俗的广告宣传,是为了吸引当地观众。陈华雄无奈地说,伍家岗区是宜昌市老工业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外来务工人员多,这样的广告在当地可能更有吸引力。然而,不雅的广告宣传始终让从事了30年文化工作的陈华雄如吞了苍蝇一般难受,终于在6月20日,他不再允许流动演出团体进行低俗的广告宣传了。

  “五一剧场确实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了!”陈华雄说,自去年以来,剧场持续亏损,为此,剧场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持生计,引进草台班子演出,实属无奈之举。这些流动团体不仅不需要剧场负担任何费用,而且无条件接受剧场的演出规定,更重要的是,每场演出可为剧场带来千余元的收益,几个月的收入可勉强解剧场燃眉之急。

  事实上,五一剧场的“求生之道”远不止于此。记者在剧场门厅看到,200余平米的门厅被分割成3个部分,左右两边分别是泰华装饰和柯达冲印,中间约80平米的地方被围成了一个10元超市,显得零乱不堪。

  在演出大厅,陈华雄指着400多平米的舞台上对记者说,这里曾经办过羽毛球场、溜冰场和舞池,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外,为了节省费用,在38度高温下,剧场办公室一律不开空调,每两个月清洗一次剧场座位套,也全部由剧场员工手工完成。

  捧着“金饭碗”讨饭?

  面对五一剧场的尴尬,有人说,五一剧场经营者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对此,陈华雄说,要让这个剧场正常运转,管护费、人工费等都是不小的开支,如果运作演出,票房不济更是雪上加霜。

  据了解,宜昌市先后于2004年3月和2006年7月对剧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五一剧场成为宜昌市当时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先进的豪华大剧场。然而,维持剧场的正常运转每年至少需要120万元,仅管护费一项每年至少需要30万元,五一剧场属经营性事业单位,所有的费用都必须由剧场来买单。事实上,五一剧场一直为维持基本运行的高昂成本所困扰。

  2007年,装修一新的五一剧场作为全国第八届艺术节宜昌分会场演出场馆而备受关注。当年,五一剧场举办了由著名指挥家郑晓英担任指挥的“交响音乐会”,残疾人艺术家邰丽华主演的“千手观音歌舞晚会”,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的独奏音乐会,以及盛中国专场新春音乐会等,同时还上演了“白雪公主”等经典儿童剧目,并举办了多场名人专题讲座。那一年,五一剧场赚了30万。

  然而,2007年的辉煌并未持续下去。2008年,五一剧场亏损30万元, 2007年的利润正好填补2008年亏损的“洞”。然而,根据目前的情势来看,今年继续亏损在所难免。

  同样的剧场,不变的经营模式,2007年盈利,2008年、2009年连续亏损,原因何在?对此,陈华雄总结说,剧场虽然利用率很高,但利润却很低。

  据悉,宜昌中心城区近两年来陆续建成了几处高档剧院和会务中心,对五一剧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相对于宜昌中心城区的剧场和会务中心,五一剧场距离中心城区较远,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功能不完善,从而导致本地区观众群尚未培育起来,主城区的观众不便或不愿到五一剧场观看演出的尴尬局面,剧场票房惨淡。

  另外,演出高成本导致高票价,也将相当一部分当地观众挡在了剧场门外。陈华雄算了一笔账,引进一台剧目或演出,平均每场的出场费为10万——15万元,这其中还不包含演职人员的交通、食宿、演出宣传等费用,这样的演出,三、四百元的票价都不能保证收回成本,事实上,近两年来剧场引进的剧目是屡演屡亏,剧场也走进了“演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怪圈而无法自拔。陈华雄说,目前适合剧场引进的几乎只有费用相对较低的儿童剧,但儿童剧市场有限,去年该剧场引进的《洋葱头历险记》等儿童剧演出也处于亏损状态。

  路在何方?

  据介绍,目前五一剧场与流动演出团体采取分成的合作模式,每场演出双方均可获得千余元收入。流动团体演出票价为10元——20元,每场约有20%的上座率。

  既然与流动团体的合作模式能够实现利益共享,与其他剧团能否采取同样的合作模式?陈华雄说,国内剧团与剧场采取分成合作模式的情况并不普遍,其原因在于国内剧团尚未完全走向市场,但这种场团合作的模式确实值得尝试。

  而事实上,五一剧场一直在进行大胆尝试。从2008年开始,五一剧场开始举办 “百姓演艺大舞台”,即由五一剧场提供场地,让当地百姓自己演,演给百姓看,每逢节假日和周末上演,票价仅为18元。然而,由于百姓大舞台节目更新频率太低,观众群渐渐流失,去年上演9场“百姓大舞台”,剧场亏损了2万元。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应将这种场团合作模式推而广之到专业剧团和演出团体。他说,如果剧场既不向剧团收场地租金,也不支付剧团的演出费,而是双方根据实际票房进行分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并尝试以这种场团合作的方式来平抑演出票价,便可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

  有专家指出,剧场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阵地,也是普及高雅艺术的殿堂,应以公益和服务为主,主管部门应确立剧场的“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公益地位,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从政策、资金、税收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功能,把社会先进文化艺术成果物化为人民的文化生活享受,否则就是对投资的不负责任和浪费。

  陈华雄说,高雅文化是有市场的,但市场的培育需要演出团体、剧场经营者和政府等多方努力,一旦这个市场培育起来,剧场也就可以脱离“支持”而完全走向市场,这也是最终趋势。

【编辑:唐伟杰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