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成“悦读” 警惕娱乐化解读历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阅读”成“悦读” 警惕娱乐化解读历史
2009年07月31日 09:22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如果说“恶搞”是三年前的热点名词,那么“娱乐化解读”将会是当下的热点名词了。这些名词都是潜藏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网络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可以称之为“实时对接”或者“无障碍阅读”、“娱乐化解读”。各种新名词发展神速,常常是让你没办法对 “事儿”不感兴趣。比如炒作得火热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时间成为网民热读和谈论的话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这本书竟然在市场上畅销到百万册。阅读后人们惊诧道:“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从此以后,又有了《大清那些事儿》、《三国的恐怖事儿》……甚至还有以现实题材写出的《警察那些事儿》、《女人那些事儿》等等。

  对上述现象基本上有两种声音的评论,有人说:“一样是说史,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另有人说:“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是沉重的,是需要我们用思考去慢慢体会的。和娱乐化解读历史方式的外壳相比,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的深层客观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某种借鉴和参考,这才是‘以史为鉴’的意义所在。而《明朝那些事儿》过多纠缠于如何现代化娱乐化包装历史的讲述方式做法,距离清醒的历史守望者已经很远很远……”

  我比较认同后者的说法。作为现代人,今天我们如何消费历史?怎么理解历史?所说的“娱乐化解读”,应该针对的是历史事件的讲述方式而言,而不应该是随意的娱乐,这样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读和误解。近年来,中国大地上刮起了“重读”、“戏说”风,按理说,如此“繁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研究热的景象,是值得国人高兴的事儿。可是,我们看到,除了史学界、文学界之外的研究人员们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对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或正说解读、或调侃恶搞”,再加上出版界、电视和网络等媒介的宣传造势,出现了很多“戏说类”书籍,这种形式的书籍很快被大众所接受。在大学校园中,很多学生把像《明朝那些事儿》等网络文学下载到手机上,为的是上课时“悦读”。

  阅读,变成了“悦读”。阅读变成了一种让人轻松的“精神按摩”。这样的阅读已不再承载更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文化使命,同时一些人在“悦读”中还会染上对知识、对历史不恭的游戏状态。“娱乐化解读”和“恶搞”的游戏性一样,最突出的表现为:戏拟经典故事,将历史遗产颠覆成为一种“大杂烩”,东拼西凑之后取悦读者。

  不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形态中,文学和历史都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基本功能。然而,在消费时代的文化的背景下,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却极度膨胀。解读历史和阅读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针对传统的经典名著和历史故事,原则上是不能歪曲、不能篡改、不能恶搞的。要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学经典名著的精神。让古人行现代人之事、说流行话语,对于追求新鲜、刺激的读者来说,可能是图一时好读、好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消费历史,不但削弱了教育作用,对于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的传播也会受到影响,其后果是无法补偿的,这是很可怕的事。

  同时,面对日渐其隆的消费时尚化潮流,我们无法回避,但绝不容忽视。正如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所说:“面对这样的趋势,要为中华文化保持精神的品质和尊严,一方面非有一批信守王国维的‘求真悦学’精神的人文学者做艰辛耕耘不可;另一方面也必须有一批遵从冯友兰的‘学识才三长’之告诫的人文学者参与经典普及的事业。这实为中国文化振兴的希望之所在,是有良知的人文学者应尽之责!”

  蒂尼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