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迈:多语种翻译《五经》迫在眉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汪德迈:多语种翻译《五经》迫在眉睫
2009年08月04日 08:44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法国巴黎高等研究院教授汪德迈:多语种翻译《五经》迫在眉睫

  主持人语 在刚刚结束的《五经》研究与翻译国际学术会议上,来自海内外的30多名专家学者,就《五经》的研究和翻译进行了深入探讨。《五经》研究、翻译无论对中国文化界还是世界文化界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会议期间,专家们就《五经》翻译的意义、难点、注意事项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在这里,编者拾英掇华为读者送上一组学者观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一重大工程。

  本报讯 年过八旬的著名汉学家、法国巴黎高等研究院教授汪德迈,特意赶到中国参加此次《五经》翻译、研究国际会议。会上,他急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现代文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没有一件比多语种翻译中国《五经》更紧急的事情。

  汪德迈说,汉《五经》是后来《十三经》的基础;《Pentateuch(以色列)五书》是《圣经》的基础,这两套经典都是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600年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把《五经》看成是中国的Pentateuch。一直到今天的后现代时期,《圣经》并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当然,中国的《五经》更是这样。但只有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它们的内容,《五经》才不会失去其永久不衰的重要价值。

  对于《五经》的重要性,汪德迈以《易经》为例,他说,《易经》中“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在当今全球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保护危机之下,《易经》的这种哲学思想可以说比以前显得更加重要。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五经》的思想原则被人们慢慢遗忘”汪德迈提出,“我希望通过《五经》翻译项目的实施,将来能够把中国固有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其他世界主要文明融合在一起——为了人类的将来,为了地球的将来,这是我们现在必须做的大事。”

  本报记者 柳霞采写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