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揭秘“奉安大典”:孙中山葬礼4次易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图片展揭秘“奉安大典”:孙中山葬礼4次易棺
2009年08月12日 15:04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山纪念堂有个图片展览揭秘“奉安大典”

  孙中山葬礼四棺木接力

  孙中山为何要选葬在南京紫金山?孙中山葬礼前共用过哪4副棺材?孙中山从北京迁出的灵柩需要多少个人抬?……

  今年是孙中山葬礼“奉安大典”80周年,广州中山纪念堂特地举办系列图片展(见图,阙道华 摄),首次向广州市民揭秘了孙中山先生下葬时的种种细节。据中山纪念堂钱晓清书记介绍,这次图片展的168张图片来自国内7家孙中山纪念地,并由南京孙中山纪念馆统稿。图片共分为“病逝北京”、“中山建陵”、“安葬南京”、“永恒纪念”4部分。

  80年前,即1929年,中国国民党南京政府遵照孙中山先生遗愿,将其遗体迁往南京紫金山,并于6月1日下葬,史称“奉安大典”。“奉安”,指的是皇帝或父亲的安葬,举行“奉安大典”显示了国人对其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的革命地位和革命精神的高度评价。

  为什么孙中山最后要葬在南京紫金山?根据此次图片展透露,孙中山曾在紫金山打猎,鸟瞰四周,见其景色宜人,便对身边的卫士说:“百年之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躯壳尔。”孙中山鞠躬尽瘁后,国民党遵照他的遗愿,将南京紫金山选为墓地,并在全国征集陵墓建筑方案。最终,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陵墓夺得首奖,并被聘请为建筑师。然而,由于工程的难度、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山陵的工程进展缓慢。从1926年1月15日开工,到了1929年春天才完工。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与南京中山陵一样,都是出自吕彦直的手笔。

  另据图片介绍,由于南京中山陵尚未完工,孙中山的遗体曾经暂时停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石龛内,计划待南京陵园建成后再正式安葬。之后灵柩从北京运至南京,一路上由64名杠夫舁行,由北京到浦口的路程乘火车,沿途观瞻的民众更是多达50万人。

  根据展示的图片还得知,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曾经4次易棺。第一具棺柩是由协和医院院长刘瑞恒选用的一具美式小棺,作为孙中山逝世后临时之用,后因太小,只用了几天。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安纪念馆被日军炸毁,这具美式小棺也不知去向。第二具棺柩则是由前苏联政府特地赠送的一具水晶棺,但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们认为水晶棺质料脆薄,易于传热不利于防腐,因此没有使用,现保存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第三具棺柩为椭圆形的楠木棺,内衬铅里,满贮福尔马林药液,孙中山遗体置于药液中,上面有玻璃隔板,可供人瞻仰。1929年5月22日,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在碧云寺灵堂举行移灵大殓时,将遗体从楠木棺移入第四具棺柩。最后安放的第四具棺柩是由南京国民党政府葬事筹备处在美国订购的美式铜棺,当时造价为1.5万两白银。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时,这具美式铜棺被葬入中山陵孙中山卧像下5米深的长方形墓穴里。

  记者杨桂荣、通讯员陈欣、实习生吕钰莹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