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中国建筑目前还没找到自己的感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清华教授:中国建筑目前还没找到自己的感觉
2009年09月03日 05: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王贵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林青松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你看现在评的‘十大建筑’,评来评去都是外国人的作品。

  我们自己做的,哪个能让人说特别好的呢?就说好,也是仿外国人仿得好。”

  “当我们开始行动时,由我们自己的无知产生了两个惊奇:一是在这片天地里,有这么多的前辈和新秀在努力和富有成果地工作着;二是这个领域的研究经费是如此的窘迫,令我们瞠目结舌。”

  中国古建筑系列丛书之“北京五书”近日在北京首发,出资方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群,在这套书的序言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北京五书”包括《北京古建筑地图》、《北京四合院》、《北京紫禁城》、《北京天坛》和《北京颐和园》,详细介绍了北京古都的建筑精髓。它是华润集团与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共同启动的“中国古建筑研究与传播合作项目”的第一项成果。

  这次合作也被称为新中国古建筑研究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资助,资助总经费有1000万元。研究者说,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研究这样的纯理论领域,这无异于天文数字。

  这套书的主持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王贵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不止一次地强调,做古建筑历史与保护研究是很寂寞的,但企业支持古代建筑文化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在中国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随着经济发展,这样的事只会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院长在序言里写道,“王群总经理与王贵祥教授,企业家与建筑家十指紧扣。”这次合作会不会开拓古建筑知识普及和保护的新局面?

  王贵祥:这是一个好的开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会越来越重视。企业来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在西方国家很常见,现在在中国,总算也开始了。

  中国青年报:是华润方面主动找过来的吗?

  王贵祥:是他们主动。他们想给企业打上中国的烙印,又不想过分张扬,就来找我们了。我们最后达成默契,用80%左右的经费支持通俗读物,剩下的部分支持我们搞学术研究,出版纯研究的文集。纯学术性的东西,没有经费支持现在很难出版。

  中国青年报:当初他们找上门时,你们很惊讶吧?

  王贵祥:没有什么惊讶的,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事只会越来越多。在国际上,这很正常,只是中国这种情况不多,因为我们的民族企业大多刚刚起步,还在过分地追求原始积累,没有意识到文化建设比什么都重要。华润雪花更早意识到了这一点。民族企业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播弘扬,是一个有更长远眼光的事情。

  中国青年报:你们的合作不会仅限于“北京五书”吧?

  王贵祥:他们支持我们5年,每年都会有一套“五书”。今年还将出版“乡土五书”,讲地方的民居建筑,像吊脚楼、湘西住宅、徽州住宅,已经接近完稿了,年底左右会出来。好的书还会出英文版,比如“北京五书”已经在准备了。

  中国青年报:这些主题是谁来确定的?

  王贵祥:双方一起商量。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的积累,给大家传播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市场上一些流行的古建筑通俗读物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另一方面是知识结构很零碎,没有系统性和原创性。这也是我们介入的一个原因。

  在清华建筑学院,越是有修养的学生,越喜欢古建筑

  中国青年报:我发现,这套书的作者都挺年轻,是“70后”甚至“80后”。

  王贵祥:对。在清华建筑学院,越是有修养的学生,越喜欢古建筑。纯现代的东西,你可以在不了解历史和文化的情况下做出来,但只有搞历史的才能对事物的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他们受的就是这样的训练。

  中国青年报:看来梁思成先生开创的这个事业,是后继有人了。

  王贵祥:实际上,这还是我们的一大难题。国家急需的都是对经济发展有直接好处的人,比如搞化学的、搞汽车的,搞建筑的当然也需要,但需要的都是搞建筑设计的。过去,国家还支持一些纯研究机构,七八年前还会批专门的经费,但现在没有了。国家不是没钱,而是思想变了——你不产生效益,我就不养你,现在研究机构都企业化了。

  中国青年报:做古建筑历史与保护研究的人,很寂寞吧?

  王贵祥:当然很寂寞。我们这个行业,就是要坐冷板凳。同学们要研究一个课题,不知要读多少本书,然后发掘出一两条线索来,写成文章,留给后人。它没有经济效益,但它创造的是有长远价值的东西。比如我们现在正在修复武当山被毁的几个寺院,修起来就是文物。它的效益是文化传承。

  中国青年报:这是你们吸引年轻人做这行的地方吗?

  王贵祥:我们没有刻意去吸引谁。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如果你急功近利,就不要到建筑史的“门”里来。这实际上是很枯燥的行业,大家都很辛苦,但辛苦半天也没什么经济效益。我们这里集中的是一些对传统文化有修养、有见解、有兴趣的人,还要能吃苦,耐得住寂寞。

  我没感觉到哪个新建筑一看就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

  中国青年报:你这次亲自执笔《北京天坛》。天坛是你心目中最美的古建筑吗?

  王贵祥:古代建筑中,唐宋建筑要好看得多,比较飘逸、大方,形态比较美。清代建筑总体来说要拘泥一些、严谨一些,不那么大方。从晚期建筑来说,天坛确实是最好的。它带有那种神韵,不像一般建筑纯粹注重功能,它有某种精神层面的东西。

  中国青年报:这种精神气韵是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特点吗?

  王贵祥:也不能这么说。西方的教堂也很有精神。建筑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要说话,要表达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现代建筑也有精神啊,有些就是现代人的一种口号。西方的教堂是基督教文化的符号,中国古建筑也在世界面前彰显了中国文化。

  依我看,最能体现中国建筑精神的,还是唐代建筑。它有那个大气时代的烙印,有雄视天下的感觉。宋代软弱一些,建筑也走向软弱,就没那么大的气势了,但依然比较华丽。到了清代,连华丽感都没有了,只是还工整,不飘逸、潇洒,构思上收得太紧,不像汉唐那么放得开。

  中国青年报:现代建筑中,有能体现我们中国人现代精神的吗?

  王贵祥:在北京,我还没看到哪座建筑特别能代表这种精神。中国建筑目前还没找到自己的感觉。你看现在评的“十大建筑”,评来评去都是外国人的作品。我们自己做的,哪个能让人说特别好的呢?就说好,也是仿外国人仿得好。但要说能把外国的东西吸收过来,用中国文化传承做出一个新东西的,大概也只有贝聿铭,他做了一些比较好的尝试。

  我们做的一些仿古建筑,我也不满意。我们还没机会和能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东西。这是需要大师的,他们要在建筑修养、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上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现在的建筑师,大多过分地被眼前利益牵扯,他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外国那些前沿的东西,很少能关注中国自身的文化财富。中国现代建筑这十几年,在材料更新、形象变化上,跟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建筑的形象上一点都不差,但特别缺乏原创性。我没感觉到有哪个新建筑一看就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

  中国青年报: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您也没感觉吗?

  王贵祥:它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也有点中国味,但不是我喜欢的。中国文化是非常内敛、含蓄、有张力的,不是那种暴露肌肉的感觉。至少,那种赤裸裸的红是不对的,让人受不了。表层、外向的东西如果被过分彰显,就没有了中国建筑的飘逸、潇洒、含蓄和包容。

  我当时看了中国馆以后,感觉是,哎呀,怎么像霸王龙一样?干吗非要那么彰显?而且整个馆区都是比较舒服的灰调子,突然跳出一个红颜色,感觉就像老子天下第一。不是说用了中国的符号就一定能体现中国精神,你得领悟中国建筑的内在美,把它最美妙的那种东西用现代建筑语言表达出来,不是简单地把中国元素放大。

  像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香港的中国银行,都非常好。它们一看就是东方的,又是现代的,一看就有神韵在里面,而且非常含蓄。

  中国青年报:我看了《北京古建筑地图》,相当多的古建筑在现状一栏写的是“不详”。这是怎么回事?

  王贵祥:有些东西拿不到啊,它不让你进去。很多院落、四合院,都是官员住着呢,进不去。你知道那里有东西,但想照一张照片也照不到,只能“不详”。(记者 黄冲 实习生 佟大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