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称北宋名将杨六郎后裔 专家称有可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村民自称北宋名将杨六郎后裔 专家称有可能
2009年09月07日 08:00 来源:安徽市场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杨六郎第24代后裔

  老祠堂曾供奉佘老太君、杨六郎画像

  专家称极有可能是杨六郎后裔

  滁州市明光论坛上有这样一篇帖子,帖子称住在明光市管店镇大越村的越氏人家,全部自称是北宋名将杨延昭的后裔,发帖者郭怡君深入调查后竟然发现确有此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为了一探究竟,近日记者联系到郭怡君,并深入大越村进行实地采访。

  郭怡君:这是事实

  郭怡君是明光市林东水库管理处的主任,他告诉记者说:“2007年的时候,上级领导布置任务,要我们寻找明光的一些历史痕迹,没想到一调查还真发现了这么个‘秘密’,现居住在明光市管店镇大越村的越氏人家全部是杨六郎的后裔。” 郭怡君很肯定地跟记者说:“在村领导的陪同下,我深入到大越村调查了,越氏人家是杨六郎的后裔是毋庸置疑的。”

  据郭怡君介绍,他深入大越村走访了几位80岁左右的老人,其中包括越姓的越清壮、越明才,他们说他们供奉的牌位上都是“杨氏六公越氏门中”,过去的祠堂里供奉的画像则是佘老太君、杨六郎,还有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年轻人,既然供奉的牌位都是杨六郎的,难道越氏人家真是杨六郎的后裔?

  后来郭怡君查历史资料发现,根据《宋史》以及教育家汪雨相(汪道涵的父亲)编撰的《嘉山县志稿》(手稿),得知杨延昭不仅到过江淮之间,而且就在明光市管店镇大越村附近(和管店比邻的横山乡就是和定远交界),这是史实。经过一番调查,郭怡君非常肯定越氏人家就是杨六郎的后裔。

  “祠堂我还记得呢”

  随后,记者来到管店镇大越村,这个村庄坐落在平川上。记者到村里的时候,因为下午变天,村民们都忙着收甜叶菊,记者没有找到越氏老人,但村民们向记者推荐了健谈的越广平,虽然他才40岁,但是村民说“没有人比他更知道其中的原委了”。

  说起杨六郎,越广平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说,他们越氏人家确实是杨六郎的后裔,排辈分的话应该是第24辈了,自己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说,知道自己就是杨六郎的后裔,原来村里有个祠堂,祠堂里供奉的三张画像中有一张是佘老太君、一张是杨六郎。

  “我们从小就在祠堂玩,那个祠堂什么样子我还记得呢!”据越广平介绍,祠堂很漂亮,由正殿和前殿组成,院内还有两个大花坛,北面栽的是牡丹,南面栽的是芍药。正殿后被日本鬼子烧了,前殿经抢救才保存下来的。

  “祠堂直到解放后才被拆掉盖大队部,后改成学校。祠堂当初有公田出租。每年冬至,祠堂召集所有族人大摆宴席,公布收支。逢年过节就将画像挂起进行祭拜。祠堂里面还办学,所有越姓孩子可免费上学呢!”越广平兴高采烈地回忆说。

  “既然是杨六郎的后裔,为什么不你们不姓杨而姓越呢?”记者带着疑惑问越广平。

  越广平介绍说:“村里的老人从小就告诉我们说,是因为当时杨家被抄,跑到管店来,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就改名换姓了,到这里跟舅舅姓越;也有一说是杨家无后过继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越氏人家都坚持相信我们就是杨六郎的后裔,并且一直自豪地生活着。”

  专家:这是有可能的

  记者采访了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教授何剑明,何老师在查阅了《宋史》等相关资料后,也证实了郭怡君的说法,何老师表示:“我们现在对北宋的了解主要来自杨家将演义,主要是以抗辽为主,至于杨六郎到明光市管店镇的可能性,根据史料记载,杨六郎是肯定到过江淮一带的,而且当时这一带都属于北宋的疆土,而杨家后来比较惨,逃亡到此地隐姓埋名也并非不可能,所以明光市管店镇有杨六郎的后裔也是有可能的。

  □林巧芬 记者 胡昊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