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话剧团改制赚钱为上:饭来张口时代要过去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国有话剧团改制赚钱为上:饭来张口时代要过去了
2009年09月07日 14:48 来源: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有话剧团即将改制 引发市场生存大讨论 占领票房,这次为生存

  参加昨天闭幕的“中国话剧发展论坛”只有身份鲜明的两类人——事业单位的话剧人和民营剧团的话剧人。不过这极可能是最后一届这样的论坛,因为就在并不遥远的几个月后,有一大批国有话剧院团将转制为企业,赚钱将成为他们的重要目标,这与民营剧团将没有什么两样。可转制是一劳永逸的事吗?一场大讨论已经在所难免。本报记者 郦亮 实习生 杨欣薇

  【挑战】

  饭来张口的时代要过去了

  原先作为事业单位的话剧院团在最近几年将陆续转制为企业,这件事昨天在“中国话剧发展论坛”上激起不小的涟漪,因为这和与会的许多人都有切身关系。人们窃窃私语,有一种声音认为,日子将变得难过起来,因为“要钱”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转制后日子究竟怎么就变得难过了呢?一位话剧制作人私下对本报记者说,话剧院团转制后,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国家不再行政拨款(尽管还有5年的缓冲期),目前在一些地方院团,政府拨款大概占到剧团全年收入的80%。这么大一笔钱没了,日子自然要变得紧巴巴的了。紧巴巴之后的结果是要排一出戏不会那么随意了。这位制作人告诉记者,在过去“富裕”的时代,他排一出戏向剧院要300万,结果票房只有200万,尽管是亏本了,但仍可从这200万票房里抽30%的提成,可谓旱涝保收。可一旦转制,就将实行“项目制”,亏了本,一分钱也别想拿。

  原本安逸的生活,顿时充满了风险,因为如果总是排亏本的戏,制作人不仅拿不到钱,名声臭了之后,演员编剧等也会抽身离去,制作人就会落个没饭吃的结局。“你知道,我排戏一般眼光很准的,我知道观众喜欢什么。但有时我也会看走眼的啊,偶尔的看走眼,责任也要完全由我承担吗?”这位制作人说,“再说了,以后大家都排有票房保证的戏去了,谁还去做那些有引导功能的话剧呢?”

  【对比】

  效益最大化与人情问题

  可是就像以前那么过行吗?据记者昨天了解到的情况,虽然在很多地方,国有话剧院团的票房依然是当地话剧总票房的主流(一般在三分之二以上),但是最近几年民营话剧制作公司的冲击不可小觑。就拿上海来说,去年在上海演出的87台话剧,有50多台来自于外国、外地和本地的民营剧团,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国有院团。

  “我们很早就实行‘责任制’啦!”民营的现代人剧社负责人张余昨天对记者说。为了赚到钱,民营剧团的老板们总是想方设法请来合适的导演和编剧,演员也是从各院校剧团精心挑选过来的,一切为了效益最大化。比如演了几十场的克里斯蒂名剧《蜘蛛网》,张余为了吸引观众可谓煞费苦心,他不仅从英国买下原版剧本版权,请陆谷孙的学生朱绩崧翻译,请名导周可执导,布景则照搬英国原版布景。这种精益求精恐怕是一些国有剧团所不能比拟的。上海戏剧家协会原秘书长陈达明表示,有些国有剧团仗着有钱,只知道请大导演、名演员,害得那些名流一天要赶三四个排练现场,排出来的话剧质量可想而知。

  更多的是“人情问题”。一位国有院团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有政府拨款,有的制作人排戏第一考虑的是能不能“摆平”。据记者了解,国有院团的话剧,大多都采用本单位的导演、编剧、演员和舞美,让谁上,就演变成了一个人情问题。“把院团变企业了,赚钱成了首要目标,因为要迫切考虑质量问题,人情问题也就退居次要了。”这位人士说。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