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昆人生最后谢幕:高调演戏 低调做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林连昆人生最后谢幕:高调演戏 低调做人
2009年09月16日 09:33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北京人艺舞台上演了48年戏,9月15日林连昆完成了自己人生最后一次谢幕

  高调演戏 低调做人

  家人和挚友选择用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来为林连昆送行。那如泣如诉的弦乐是最动人的慢板,从第一次演奏起便“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次自然也不会例外。

  林连昆戴着我们熟悉的黑色瓜皮帽,静静地睡在鲜花中。

  一个告别舞台已经9年的老演员,一个在9年中几乎没有露面的老戏骨,9月15日完成了最后的谢幕。今后,在话剧舞台上我们将再也见不到那些烙着他独特精气神儿的常贵、狗儿爷、吴祥子了。

  同事说:“打从狗儿爷起,他就有众多粉丝”

  一个话剧表演艺术家能有这么多观众前来送行,北京人艺导演任鸣并不觉得意外。他正在天津排戏,昨天夜里才赶回来参加今天的送别仪式,他说,“打从狗儿爷起,他就有众多的粉丝,剧院的年轻人一直都比较服他。《北京大爷》是我导演的比较重要的一出戏,林老爷子演主角,看他演戏,对什么是老戏骨就会有最真切的感受,你也说不出他高在哪里,反正就是那么松弛自然,一看就有非常深厚的生活积累。当时《北京大爷》演了上百场,大家都是冲着林老爷子来的。他的每个艺术形象几乎都是不可超越的,是人艺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

  前来送别的人群中不乏北京人艺的老戏迷。

  “2002年,人艺庆祝建院50年时有一个演出季,打头的戏便是《狗儿爷涅槃》,收尾的戏是《茶馆》,可是怎么看都找不到当年林连昆和于是之两位老人的那种游刃有余。”

  “哎,这些年,刘麻子(英若诚)走了,庞太监(童超)走了,松二爷(黄宗洛)也很少露面了,现在吴祥子(林连昆)倒走王掌柜(于是之)前面了……”

  “别提了,于是之和林连昆两位老人可能是在舞台上太光彩了,台词说得太精了,否则怎么都那么早就退出舞台了,还都失语了?”

  也有许多的晚辈话剧迷赶着来送行。张军1988年到北京读大学,看的第一出话剧便是《天下第一楼》。那出戏是人艺1988年最火的一出,林连昆的常贵就是整出戏的戏魂。直到今天张军还记得当时看戏的感觉:“他站在那里即使不动,浑身也都是戏,一个跑堂的堂头,上至军阀下至市民百姓,无人不熟,王公贝勒甚至没有他伺候连饭都不吃。林连昆把一个肚子里流泪脸上还得挂着笑的人的辛酸表演得丝丝入扣。”

  “半世纪台前高声演戏,六十载幕后低调做人”,著名编剧、老友梁秉堃撰写的挽联,似乎并不能概括一个话剧表演艺术家的大器晚成和辉煌绚烂之后的寂然。梁秉堃感喟地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艺的老人一年年都走了,但戏比天大的精神不能也随之东流,年轻人得把老辈儿的东西接过来。现在排一出戏,导演得不停打电话喊演员回来。在排练现场,有些演员还不停地谈片酬。吕中有一次和我讲,导演居然表扬她能做到排戏时不拿剧本,可是这在过去是最基本的要求了。林连昆那会儿晚上如果有演出,下午3点就来默戏,现在谁做得到?”

  林连昆说:“敬爱的观众,我爱你”

  当年人艺排一出戏,A角B角同时演一个混蛋,A角演的是艺术的混蛋,B角演的只是生活中的混蛋。梁秉堃说:“林连昆家里是开茶叶庄的,他是家里的少掌柜,因为热爱话剧跑到了北京,通过多年的积累,56岁时终于开始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他后来演了那么多有差异的角色,每一个都可圈可点,为什么?因为他演的都是艺术的混蛋。”

  在现场还看到了台湾话剧导演赖声川送的花篮,赖声川工作室的一位导演说,当年《天下第一楼》去台湾演出,台湾话剧界简直是倾巢而出,看得如醉如痴,没有想到大陆的话剧水平这么高,带来的艺术享受无以言表。他说:“大陆的许多年轻演员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看过林老师的表演,那真是太遗憾,如果他们能多看看,一定会得到许多的启发。”

  在整理遗物时,家人找到了林连昆写给观众的一封信。这封《敬爱的观众,我爱你》的信里写的满是他对观众的感激之情:

  我如果高高在上地要“改造”你,

  你就会远离我,匆匆地走去。

  我如果用虚假来欺骗你、迎合你,

  你就会再也不上我的当。

  谁要把你当作“艺盲”或“阿斗”,

  你就把谁看作浅薄……

  林连昆,祖籍福建闽侯,1931年生于北京,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茶馆》中的吴祥子,《左邻右舍》中的洪人杰,《绝对信号》中的老车长,《小井胡同》中的刘家祥,《红白喜事》中的郑二伯,《狗儿爷涅槃》中的狗儿爷,《天下第一楼》中的常贵,《鸟人》中的三爷等。

  本报记者 杨雪梅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