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静养”20年 蔡京是第一藏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千里江山图》“静养”20年 蔡京是第一藏家
2009年09月21日 16:18 来源:齐鲁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千里江山图》局部。
《中秋帖》局部。
《上阳台帖》局部。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千里江山图》“静养”20年

  日前,《故宫珍藏历代书画展》在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展出。包括晋代王献之的行书《中秋帖》卷、唐代李白的草书《上阳台帖》卷和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等重量级稀世国宝亮相。

  《故宫珍藏历代书画展》是故宫博物院的常设展览,共有九期,分3年展出,现在正值第6期,又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因而主办方特意遴选的书画作品都是多年未展的国之重宝。据透露,“国宝”级别的书画作品每打开展出一次,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而,此次如果错过观赏原作的机会,下次若想再睹芳容,恐怕不知要过多少年。据说就拿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来讲,该卷轴深藏宫中多年未展,即使故宫库房的工作人员也有十几年没有打开过它了。为此,我们请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书画部副主任金运昌先生对这几件珍品进行了介绍。

  □《千里江山图》深闺藏了20年

  在中国传世名画中,《千里江山图》的“知名度”显然不是最高的。无论是《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还是《五牛图》、《步辇图》,似乎都比它更让民众耳熟能详。

  这幅《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画卷之上,描绘了峰峦叠嶂、江河湖水、野渡渔船、亭台村舍以及捕鱼、游玩、行旅等人物活动。画家笔法精密,虽景物繁多,点画晕染一丝不苟。据金运昌先生介绍,《千里江山图》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运用了水墨写实的技法重新诠释了青绿山水画,或者说丰富了青绿画法,为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此画曾经公开展出过两次。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一次是80年代。到现在,已经又是20多年未与公众见面了。金运昌先生在故宫已经工作了多年,直到此次展出才见到了这幅画作。

  蔡京是第一藏家

  金运昌先生介绍,这幅作品很有传奇性。作者王希孟,在绘画史上没有记载,唯一的资料是北宋奸臣蔡京在画上有一段题跋“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而已。 ”

  区区几十个字记录了这段历史。大意是,政和三年,宋徽宗赐给我这张画,王希孟当年十七八岁,在画学(宋朝的画院)为生徒,后被升入文生库。曾多次给皇帝献画,可是都不算好。但是宋徽宗看他是个人才,有可造就之处,就亲自指点他,教了半年就画出这幅画,徽宗很赞赏,把画赐给了我……可见此画的第一藏家就是蔡京。后人推测,王希孟去世时也就十八九岁,可谓英年早逝。“在宋徽宗指点下,王希孟半年就有了很大的进步,画出这样一幅画,可见徽宗的书画造诣和艺术教育水平还是很高的。”金运昌说。

  开卷会受伤

  作为北宋时期的一幅青绿山水孤品,《千里江山图》的画面色彩爽朗富丽。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更是质感凝重,艳而不俗。有人说,只要打开画卷,颜料就会掉落,据媒体报道,对于是否开卷展览,业内人士还曾产生过争议。

  金运昌说,这个画用矿物颜料,说白了就是矿物粉末,因为它附着力差,画画时不易渗入纸中,所以作画时要用胶调颜色,运笔很涩,要想画得匀净要有功力,这就增加了绘画的难度。其装饰性强,颜料厚度大,换句话说就是把颜料粘在绢或纸上。上千年过去了,调色的胶失去了黏性,颜料的颗粒粘不住了,打开一次卷上一次,颗粒就要脱落。当然,这种脱落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哗哗”地掉,而是微量的损伤。这幅画保存很好,主要是曾经保存在宫中,少展少看是重要的保护手段。当然,这不等于不展不看,是否展出是经过专门讨论过的。

  另外,这幅画是绢本。如果是纸本,因为纤维粗、结实,保存问题不大。绢本是蚕丝,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这上千年的保存就很困难。开一次卷就会有丝折断,可以说每次开卷都是有成本的。至于是否能重新装裱,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上阳台帖》李白唯一真迹

  金运昌先生说,《上阳台帖》为李白手书,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字体为行草,共5行,24字,是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原文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文后有款,款署“太白”二字。帖前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上阳台帖》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帖后有宋徽宗赵佶一跋,跋文为:“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通名)也。”上世纪50年代,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把自己收藏的这幅作品赠与毛主席,毛主席又将其转交故宫收藏。

  金运昌说,元代张晏在该帖上跋曰:“谪仙(指李白)尝(通曾)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极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元代书法家欧阳玄在观赏了此帖后,题诗云:“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

  以前在真伪问题上曾经产生过争论,但最终大家认定是真迹,启功先生曾专门著文证明此帖是真迹。另外,宋徽宗是书画艺术的大家,他生活的时代距唐代不过几百年的历史,他能珍藏并赞许,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中秋帖》米芾的真迹王献之的“著作权”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被乾隆皇帝合称“三希”,意即稀世珍宝。

  行书3行,共22字,释文:

  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

  何然胜人何庆

  等大军

  无署款。

  金运昌介绍,《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

  金运昌说,该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书画舫》云:“献之《中秋帖》卷藏檇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清吴升《大观录》中称:“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

  据米芾《书史》记载,他曾经收藏过王献之《十二月帖》,为黄麻纸本。尽管早就有人指出《中秋帖》是米芾节临《十二月帖》之作,而且32个字中就有10个字被删,章法也大变,但著作权却一直挂在王献之的名下。虽然不是真迹,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保持了王献之的风神,还是作为国宝藏在故宫的。 (张向阳)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