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钢解密《复兴之路》:拒绝常见歌舞晚会品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继钢解密《复兴之路》:拒绝常见歌舞晚会品质
2009年09月22日 11:28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9月20日晚,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这一晚,对于总导演张继钢来说,是一个难眠之夜。

  9月21日下午,张继钢依然精神抖擞,做客本报“文化讲坛”,第一时间向广大观众和读者解密《复兴之路》背后的故事,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两个拒绝”确保艺术创新

  要正确准确,也要独一无二

  记者:《复兴之路》首演,许多观众都打出了满分。作为导演,您想过给这部作品打多少分吗?

  张继钢:我觉得作品一旦发表,就属于人民大众,应该由他们来打分比较好。20日首演,二楼、一楼坐得满满的。我在最后一排,看到观众的后背都是直的,到了高潮部分,观众会情不自禁地鼓掌。而且,两个半小时的演出,没有人提前退场。我想这个分数其实已经打出来了。

  当然,我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完美无缺的作品。所谓艺无止境,对于完美,艺术家只能接近,不可达到。我们也只能做到不断完善。

  记者:在《复兴之路》中,您是如何具体实现艺无止境的追求?哪些章节最满意,哪些有所欠缺?

  张继钢:在创作《复兴之路》时,我写下了两个“拒绝”:一个是“拒绝常见的歌舞晚会的品质”,一个是“拒绝肤浅的光怪陆离”。

  艺术上的模仿容易,但创新很难。所以,有的节目被我“枪毙”了三四次。有的歌词被我“枪毙”过七八次。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觉得太类似各种晚会的内容。这个我不能容忍,一定要避免。

  用艺术作品表达出一种正确的思想或者说准确的思想,而艺术上并不精彩,也不独特,我认为这不算成功。在严格意义上讲,这还不能叫作新的创造,而应该确实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三性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给观众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耳目一新,带来崭新的激动。

  我恐怕永远也说不出哪些篇章是我最满意的,因为最满意太难了。

  记者:您说的所谓艺术的独特性,可否举个具体的例子?

  张继钢:比如说,要通过舞台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可以展现毛主席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天安门城楼向人民宣告,然后起音乐。你说行不行?

  当然行,而且肯定是正确的,也是准确的。但是,不独特。记住,只要不独特,艺术的冲击力就相当有限。

  不妨换种思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我们一支部队正南下作战。这时,消息传来,北京要举行开国大典,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国名。身在沙场的战士听到下面的话:“传达到每个战士,一个人不能少,一个字不能丢”。枪声大作,炮声隆隆。一个战士问:“新中国叫什么?”“中华人民……”“你大声点,新中国叫什么……”嘭,一颗炸弹,战士倒下了,他还在追问,“咱们新中国叫什么?”随着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几百名合唱演员一块大声告诉他“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样的表现方式不但准确,而且独特。

  艺术家要不断挑战自我

  好作品可以超越国界、民族

  记者:去年夏天,您参与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导演工作。与今年导演《复兴之路》相比,是否会有不同的感受?

  张继钢:二者的角度不一样,奥运会、残奥会是“为祖国争光”,《复兴之路》则是“为祖国歌唱”。这也促使我在《复兴之路》中试图进行理念创新。观众不难发现,《复兴之路》就是广场艺术和剧场艺术的融合。

  记者:您常提到三条标准:“人民满意、中央满意、国际社会好评”。这对于一些主旋律作品来说,还是很具挑战性的。但您和您团队创作的很多部作品,都做到了。有网友也戏称您是人气超旺的红色导演。

  张继钢:我一直认为,艺术家应该敢于面对任何题材,不断挑战自我。我只能说,无论创作什么题材,我都希望它尽可能做到雅俗共赏,尽可能用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追求,我相信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是如此。至于我属于什么导演,我自己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为自己归类。

  在通过一些宏大题材表现中国形象的时候,我自己的个性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艺术的手段塑造我们心中的伟大而勇敢的中国、古老而素朴的中国,这种信念在我的骨子里面是很强烈的。所以,我再次感谢祖国对于我的信任。

  记者:您九获国际艺术大奖,并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您认为,我们的艺术作品该怎样才能走向世界,同时又不失去本土特色?

  张继钢:这个问题不太好用三言两语来回答。我只能说,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举个例子吧,在《复兴之路》中,你看到所有的合唱人员都抱着鲜花。注意,抱的是单色的花,是红色,而不是五颜六色。我认为,单色的花更国际。如果把红的、蓝的、绿的花堆在一起,那就不够国际了。

  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但我个人认为,人民大众的评判就是标准,具备独特的美学特征就是标准。

  我相信,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宗教信仰,任谁都会喜欢。以我为例,如果我的创作只适合周围的观众,那我就不会9次在国际上得最高奖。

  本报记者 陈 原 吕绍刚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