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部中篇评弹的诞生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新中国第一部中篇评弹的诞生
2009年09月27日 17:5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52年4月,在上海沧州书场门口,海报上写着: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演出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数百名听众人头攒动,海报上蒋月泉、刘天韵、朱慧珍、王柏荫等演员的名字是大家所熟悉的,可是,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却是陌生的。难怪听众脸上大多浮现出一种新奇而茫然的神情。

  那么,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怎样诞生的呢?

  1951年11月21日,上海成立了第一个表演评弹的国家剧团——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当时有18位著名评弹演员自愿入团。这个团成立的第二天,全体成员旋即参加上海市文艺界治淮工作队,由吴宗锡等同志带领奔赴安徽治淮工地。他们活动的地域北至五河县漴潼河工地,南至霍山县的佛子岭水库工地。他们之中如蒋月泉、刘天韵、张鉴庭、张鸿声、唐耿良、周云瑞等都是上海书坛的名家、响档,他们不计名利,放弃了五、六倍于国家工资的高额收入,毅然参加国家剧团,又不畏艰苦来到淮北工地。他们住的是芦苇盖的低矮工棚,睡的是铺着稻草和高粱秆的泥地,吃的是红高粱做的秫秫饼,奔走在风雨交加的泥泞小道上。他们和工人、民工打成一片,参加劳动,开展宣传工作,历时三个月又二十天。

  在治淮劳动过程中,演员们被广大民工当家做主、奋发图强的精神深深感染。有一次,在工地上几个来自上海的电机工人发现了蒋月泉,他们激动地说:“我们刚来这儿,生活条件差,工作又苦,真不想干下去了。像你这样的名家都背着铺盖来做宣传工作,我们说受不了,就太不对了。”这件事使蒋月泉深有感触。周云瑞看到农民艰苦的生活及翻身的欢乐,以及他们勤劳、善良、淳厚的品质,从同情到热爱,他见一位民工在大冷天还穿着单薄的衣裤,就把自己的棉毛裤送给了他。他们还经常为民工、农民们演出。在蚌埠招待治淮委员会和文艺界演出时,刘天韵、谢毓菁演出了新书《小二黑结婚》选段,受到了热烈欢迎。

  评弹团的同志三个多月的治淮劳动和体验生活,收获很大。他们回到上海后,对工地上那些不平常的日日夜夜,对那些勤劳质朴的工人、农民久久难以忘怀,特别是一些先进人物的形象时时浮现在眼前,他们胸中涌动着一种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生活和英雄人物的强烈的创作激情。于是他们集体讨论、左弦整理,创作了一部新的评弹作品《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作品描写1951年冬天安徽民工参加治淮的动人事迹。书中主人公赵盖山屡次推迟婚期,带领民工在工地上奋战。在风雨大作,土坝决口的危急时刻,以身体堵住决口,保证了工地的安全。展现出建国初期热火朝天的蓬勃景象和翻身农民的精神风貌。

  评弹原来的主要演出形式是长篇,每天一回,要连续演出几个月。他们在创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时,考虑到新的听众的审美需要,所以没有沿袭陈规,而是创造了一种由三回书组成,一个晚会时间演完的新形式,他们称之为“中篇评弹”。这个作品于1952年4月在上海沧州书场首演,其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在广大听众中引起轰动,连演了300场左右,听众达30万人次,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极大成功。

  评弹演员参加治淮,不仅产生了一部好作品《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而且催生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中篇评弹。这些将成为评弹史上颇有光彩的一页。

  文/沈鸿鑫 摘《上海文艺》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