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烎”字为何如此之烎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烎”字为何如此之烎
2009年10月19日 16: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半年很多人还记忆犹新的“囧”与“槑”字,如今却已成“明日黄花”,眼下网络最流行的是“烎”字。“烎”,读音yín,本意为“光明”。而因为其外在形象为“开火”,既传神,又达意。所以,在游戏中,“烎”已经成为玩家们表示“遇强则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等意的流行语。从游戏推广到整个网络,网友们开始用“烎”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即可传达“霸气”“彪悍”等意。

  试想,假如“烎”这个字不是出现在网络,而是出现在5年、10年前的小学课本上,那么现在还会有多少人会如此使用自如?而如今它一经出现,“烎你就像碾一只蚂蚁”“烎你没商量”“男人,重要的不是帅,是烎”等句就立刻风靡。原本一个十分生冷的字,突然之间火爆起来,引发社会讨论,网络词语的魅力实在不可小觑。

  网络词语的是是非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方面有人在骂bbs是公共厕所、个人专栏是贩子市场,并催动人们内心的浮躁和孤独;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开博客的已不限于“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等学术界、文化界的精英、前辈对于在博客或个人主页里抒发见解、交流探讨乐此不疲。一方面有人嗤笑网络词语“非主流”,另一方面,“ZZZ”“bf”“gf” “ic”等等200多个网络词语被收入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第四版《新英汉词典》中。

  如今,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原本对网络词汇不屑一顾的专家,已经开始将之列入研究范围。教育部近些年每年公布的流行语中,很多是网络词语。

  与传统的书面用语相比,网络词语之所以让人过目难忘,首要的可能是它的亲和力。网络词语要么形象传神,如“烎”“囧”“槑”即使不知道读音,从它的形状就可以将其含义猜得八九不离十;要么幽默诙谐,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要么生动有趣,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等。

  此外,有的网络词语还有着一定的来源和社会背景,渗透着网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如“打酱油”,此话是广东电视台就陈冠希事件采访一路人时该路人说的,之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甚至衍生出了“酱油族”。还有“俯卧撑”,来自于贵州瓮安事件;“躲猫猫”一词来自于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里某被拘押男子死亡的悲剧。

  与一些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往往在构思上较为巧妙,甚至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构词上看往往减少了一些语法上的束缚,更大地给予网民发挥自由性的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但在网络语言不断更新的大潮中,一些充斥着粗俗、轻佻的语言不能不说是一些不协调的音符,窒碍着网络语言乃至于网络文明的发展。相信继“烎”之后,还会有更多具有旺盛生命力和魅力的词语盛行于网络,网络词语也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耀眼的符号。

  作者:毛梦溪 赵文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