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语言生活状态:网络语言成社会热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2008中国语言生活状态:网络语言成社会热点
2009年11月09日 09: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诊断”:2008中国语言生活状态

  10月29日,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对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领域的监测、分析和总结,并认为,2008年的中国语言生活,呈现出健康有序、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

  从报告中得知,年度产生395条新词语,其中,网络语言成社会热点,“山寨”居新词使用频率之首;此外一系列重大事件催生了很多新词语群,如汶川大地震的“特殊党费”、“堰塞湖”、“范跑跑”,北京奥运会的“鸟巢”、“水立方”等。从这一条条词语中,2008年的社会万象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目前该报告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每个读者都可以了解的信息,那么从这些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为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做出怎样的“诊断”?这份报告又有什么作用呢?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李宇明。

  问:报告中说语言生活呈健康有序,丰富多彩的态势,确实这些年来我们的语言越来越丰富,但语言也涉及到规范的问题,这两者会不会产生矛盾,如何使两者协调统一?

  答:强调语言的和谐,即重视多元性和主体性的相辅相成。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必然需要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来起主导作用,但语言绝不仅仅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它还是文化,是文化的最为重要的载体。比如方言就包含着当地人的感情,需要尊重。我们在本世纪初提出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主张。上世纪我们更多的是讲语言规范性的问题,这在那个时期是必要的。在当今之时,语言规范仍然很重要,但是也应看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阶层都会给语言生活带来些不同的要求,语言本身也是最具活性的,随着社会的脉动不断有新的表达方式。所以语言生活健康和谐、充满活力,是国家语委主要的工作目标。

  问:2008年的语言生活想必每个国人都有很深的印象,十分精彩,很多词语都成了社会热点,引起热烈讨论,您也经历了这些事件和这些词语的产生,有什么感触?

  答:我们这份报告记录了2008年语言生活的点点滴滴,其实反映出的是一种理念:记录词语就是记录我们的时代。语言与社会太亲密了,语言就是社会事件、社会思想的集中体现。重大社会事件是催生新词语的主要因素,通过这些词语、这些事件,也才能够定格为值得我们珍藏并且随时拿出来的回忆。

  问: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网络词语了,山寨、雷、囧、打酱油,耳边经常能听到这些词,您觉得它们怎么样?

  答:网络语言现在已经无处不在,从网络蔓延到传统媒体,也进而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中。所以现在是网络广泛集中全民的语言智慧的时代。为什么网络语言会这么活跃?其实几千年来,我们的语言一直是很活跃的,像茶余饭后侃大山,经常能有很精彩的词语,但是碍于传播手段的限制,记录和传播都比较困难。有了网络就不一样了,记录很方便,传播更方便,可以称得上“一网打尽”。

  对这些新词语人们的看法很多,有些还针锋相对。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尊重不同人群的语言习惯,互相理解,不要歧视。比如说,对年纪大的人来说,网络主要是工具,但对年轻人来说,网络已经是生活,两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显然也会不一样。其实我们不妨把新词语看做是一个“大学校”,看做公民教育的“教材”,通过新词语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进步,了解其他社会群体的思想脉动。

  问:北京奥运会相关词语也是2008年新词语的重要部分,此外报告中还提到了北京奥运会提供了几十种语言服务,以及汉语元素的成功运用。您认为这些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答:北京奥运体现了汉语的很多特点。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和”字表演,通过古今字体演化,表达了中国传统“和为贵”的理念。奥运会运动员入场顺序依照各代表团名称简化汉字笔画顺序排列,体现了主办国的文字政策。北京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人数均创历届之最。奥运会期间,奥组委共提供了55种语言服务,涉及奥运竞赛场馆、服务场所、机场、赛时官方网站等,多语种服务为运动员提供了便利,保障了奥运会的顺利进行。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更好地提供语言服务?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语言问题,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化都市越来越多,国际化语言问题也就会越来越明显。未来恐怕也会有很多移民在中国,语言社区管理就很重要了。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外国人聚集的社区,对这些社区的管理还不怎么适应。国际化都市怎么处理语言问题,包括国家安全,包括提供语言服务等。这些问题我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语言交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及早重视。

  问:现在普通读者也都能读到这样的报告,你希望这份报告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

  答:简单说,就是让大家来了解我们的语言国情。2003年的时候,国家语委就着手做《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一开始想叫白皮书,后来觉得还是可持续发展,所以叫绿皮书。它的目标第一个就是希望了解语言国情,无论是政府、学界,还是人民大众,对中国的语言国情不是很了解。只有了解语言生活的状况,才能科学地进行相关的决策。如你所说,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这份报告,这也是政府实现信息共享的一种方式,是亲民的举措。政府掌握了大量的信息,通过报告让人们都能了解信息、了解国情,进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信息,为各种决策提供依据。我们还正在积极探寻改进的方法,争取以后能以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做这个报告。

  现在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文化也会迎来大繁荣,这就对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国家都在制定语言战略,把语言问题上升到国家目标的高度。特别应当提出的是,我们今天到了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上个世纪以来人类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网络把人类的思想快速地汇集在一块。中国的网络使用者已经位列世界前几位,中文网络不久就会成为全世界最为重要的网络。中文网络无疑给中国的走向世界和国家强大带来无与伦比的机遇。构建中文信息化的坚实平台,尽快发展虚拟世界的中文生活,使其文明,有序,活跃,已经是国人的重要使命。

  谢颖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