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滓洞15名“11·27”脱险志士 现仅存4人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渣滓洞15名“11·27”脱险志士 现仅存4人
2009年11月26日 11:00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几位脱险志士见面时相互拥抱,感慨万分。 冉文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60年前的11月27日夜间,15名志士冲破渣滓洞监狱敌特密集的机关枪弹火与高墙电网阻隔,踉踉跄跄消失在歌乐山山林里,侥幸逃过国民党反动派的魔爪。昨日,渝中区东方花苑酒店,四位老人手紧紧握在一起,泪光莹然——他们就是当初脱险的渣滓洞15位志士仅有的幸存者。

  幸存者只剩四人了

  “孙老,大难不死呀,我要沾沾您的福气!”当脱险志士孙重刚一进酒店大堂,就被不少烈士后人认出,迎上前去,握住他的手不放。孙重却口里念叨着:“傅伯雍在哪?李泽海到没有?盛国玉呢?”

  早已赶到等候老战友的李泽海说:“当年渣滓洞15个脱险志士,如今就只剩下我们这四个人了!”渣滓洞监狱当时关押190多人,大屠杀中仅逃出15人。可是,岁月催人老,15位志士如今也只剩下这四人了。

  天各一方定期聚会

  15位志士侥幸脱险后,离开歌乐山渣滓洞监狱,各自回到家乡。李泽海回到遂宁,在财政局工作到离休。傅伯雍和盛国玉回到垫江,前者在垫江一中当教师,盛国玉回到土产公司。因特殊共同经历,15位志士无论身在天涯海角,总坚持5年或10年,到歌乐山一聚。

  已91岁的傅伯雍,家住九楼,坚持天天步行上下楼梯。他与老伴张正履当年一起在重庆求学,因共同爱好诗歌,相携相伴至今。张正履说,老伴坚持锻炼身体,期待与战友见面,就是最大的动力。

  老太冲出医院赴会

  得知要举行“11·27”60周年盛大纪念活动,盛国玉激动不已,天天打电话给老姐妹张正履聊这事。昨天上午,当张正履夫妇出发前打电话给盛国玉,盛国玉却沮丧万分:刚因感冒身体不适,被送到医院住院。傅伯雍夫妇只得带着遗憾赶往重庆。

  昨下午6点过,当三个老战友说到盛国玉时,门口出现一个佝偻着身体、面带笑容的老太太。三位脱险志士当即惊呆了——盛国玉居然来了。原来,被送进医院后,盛国玉状况刚好一点,就吵闹着要离开。在她坚持下,家人只得满足要求,将她送到重庆。

  志士上山创业做老板

  坐在大堂聊天的几位脱险志士,成为昨日明星。听说几人身份后,人们纷纷上前问候致敬。身体健康、侃侃而谈的孙重最让人吃惊,84岁的他还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兼养老院。

  5年前,孙重和老伴陈洁来到沙坪坝区中梁镇毛家峡村,经营起和顺山庄老年公寓。“山庄峰顶能俯瞰嘉陵江、远眺朝天门,山庄自产无公害蔬菜、蛋、肉等,适合养老。”如今,孙重老板的山庄里,有30多位老人养老,还接待散客。

  创业目标不是赚钱,是“八十能登山,九十能走路,百岁能自理”。孙重爱穿浅色纯棉T恤、NIKE运动鞋,浑身充满活力。言谈间,不时冒出“爽”、“AA制”等年轻人们喜欢用的新词。

  如今,孙重夫妻和四名员工辛苦地打理着山庄。他说,“当年大屠杀时,躺在床上的我躲过机枪扫射,翻院墙时我前后都有狱友中弹,但我幸运地生还了。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机遇,我看重人生的每次机遇,退休后再创业,也一次机遇。”

  记者 丁香乐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