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兜明城墙遗址元旦前建成开放式景点(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南门兜明城墙遗址元旦前建成开放式景点(图)
2009年11月27日 13:04 来源:东南网-福州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25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南门兜一段残存的古城墙将恢复为明代城墙遗址,元旦前建成开放式景点供市民参观。

  这段古城墙位于冠亚广场乌山路口。冠亚广场建成后,它一直被户外广告包围着。现在广告牌已拆除,城墙被蓝色的铁皮挡板圈围着。这是一堵石砌的残墙,呈东西走向,高2米多,长近20米,厚约五六米。墙分上下两层,每层约1米多高,第二层只剩半堵墙。墙头长满野草和杂树。城墙年代已很久远,石头已经风化,砌法杂乱无章,底层为条石横砌,往上竖砌,再上斜砌。

  与于山明城墙是一回事

  鼓楼区文管办主任周民泉告诉记者,冠亚广场这段古城墙是明代城墙的一段,建于洪武4年(1371年)。南门兜这一段明城墙从原来的环城路(原来的环城路是从西门到现在的乌山路到南门兜),沿着乌山山体修建。

  明城墙是不规则的,为了省工省钱,有的建在半山腰,如建在乌山半山腰上的“旧涛园”、“石壁观音”和市委大院内沈宝桢祠堂上方。有在建在乌山脚下,就是沿着现在的乌山路(原为环城路一段),到原来的城边街,又称凯凝铺。城边街拆迁时,才发现这段围墙。现在是象征性地保留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与于山明城墙遗址是一回事。

  古城墙当年藏在民房内

  市考古队队长林果回忆说,10年前这一片拆迁前,市考古队曾来做地面和地下文物调查,在一处民房内发现了这段明城墙。当时墙头都没了,只剩下墙脚,也就是城墙基础。后来市文物局与拆迁单位——市统建办商量保留下这段城墙,再后来与冠亚广场开发商协商保留事宜。

  林果说,当时城墙底下基础还很长,一直到原来的环城路。乌山路(为环城路的一段)所在地原为城墙基础,1935年城墙拆做马路。城墙再从南门兜城门穿过去(南门兜城墙外原有瓮城)。省广电大楼正中就是古城墙的位置,以前省广电大楼大楼以北,是城内,以外是城外。上世纪80年代初建广电大楼时,古城墙还在。城墙从广电大楼往东,到新权路,到协和医院旁边的小巷里,还有两米高的城墙。从巷内丁字路南拐到古田路,就与现存的于山古城墙遗址连在一起。

  为什么古城墙石头砌得杂乱无章?林果说,这是用了“丁顺砌法”,为的是城墙牢固,不易倒。清末时,即鸦片战争时,邓廷桢还来加固过明城墙。

  清末加固的部分现在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城墙基础。

  古城墙遗址将建开放式景点

  冠亚广场古城墙的外围地面现已清理,新砌了两圈大理石。这里正在修复古城墙遗址景观。

  三坊七巷管委会副主任叶子文介绍,考虑到城墙主要是石砌的,不怕雨淋,对风雨抵抗力较强,所以作为开放式景点,可体现遗迹的原真性;即使若干年后,局部损坏,也可维修。

  是否考虑过用亭子或走廊遮挡风雨?叶子文说,亭子体量太大,会变味;走廊太高,会遮挡了乌塔的视线。

  这段古城墙的景观做法是,在城墙边上做一圈栏杆围起来,为开放式,面积大约七八十平方米。清除古城墙上杂草树木,以免树根长到一定程度会破坏挤压墙体;对城墙进行适当整修,还要布置灯光、介绍牌。(记者 綦芬 陈建国)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