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祖居:宋庆龄的堂侄女要求“修旧如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宋氏祖居:宋庆龄的堂侄女要求“修旧如旧”
2009年12月03日 14:44 来源:海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87年4月2日,康克清同志(前排左四)参观宋氏祖居。 林萌 翻拍
1991年4月1日,宋庆龄纪念馆建成。 姜恩宇 摄
    1987年4月,香港海南商会副理事长黄守正等专程回乡参观宋庆龄同志生平展览。 林萌 翻拍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有一处传统的普通民居宅院,每年都吸引近10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瞻仰。

  如今,这里已经被定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海南省政府、团中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人文旅游景点。

  这就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宋氏家族的祖居———宋氏祖居。

  祖居修旧如旧

  宋氏祖居1985年由文昌县政府出资修复一新。采用砖木结构,坐西南向东北,二进格局,由2间正屋、2间横屋、2间门楼和院墙组成,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在文昌人眼里,这是当地最普通不过的传统农家住宅。

  但它又是那样不普通,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1861年就诞生在这个农家小院里。

  走进宋氏祖居,就可见邓小平1988年题写的“宋氏祖居”匾额。室内陈列着种地用的犁和耙,挑水用的扁担和桶,还有做饭用的锅灶等。墙上还挂着宋庆龄高祖、曾祖和祖父的照片、家谱以及相关历史情况介绍。

  祖居西北侧约200米处是宋庆龄陈列馆。陈列品具体而翔实地再现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

  今年66岁的韩秀华是宋庆龄的堂侄女。韩秀华回忆说,重修祖居时有一段插曲。早在1984年底,祖居已经重修完毕,但是她与丈夫黄守炳回来一看,感到很不是滋味。这重修后的祖居屋子用红砖、黑盐木作建筑材料,窗户采用釉彩陶瓷装饰,房屋高度也比旧居高,这完全不是一个解放前普通农民的农家院落。他们向当时分管此事的海南区领导王越丰汇报,并要求按修旧如旧原则来重修宋氏祖居。王越丰听后,赶到现场调研并做出推倒重建的决定。这才有了农村土砖筑墙壁、椰子树做椽木、釉彩窗格子换成木头窗格子,高度与旧居一致的现在这间宋氏祖居,一切都按原来的模样修旧如旧。

  “我永远记得1987年4月2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韩秀华说。这一天,宋庆龄同志生平展览在文昌举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的康克清大姐前来剪彩。在文昌车站前举行的开幕剪彩仪式热烈而隆重。

  韩秀华一家人都早早地赶到开幕剪彩现场。韩秀华激动地说,这是文昌首次举办宋庆龄生平展览,对所有文昌人都是一种光荣。

  展览从4月2日开始至5月2日结束,社会各界人士怀着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纷纷前来参观。许多文昌海外乡亲也来了,有的给宋氏祖居赠送楹联,有的还装上宋氏祖居的泥土带回家。据统计有近40万人次前来参观,并瞻仰了宋氏祖居。

  最让她激动的是,康克清还到宋氏祖居参观,同自己的父亲韩裕丰(宋庆龄堂弟)拉家常,详细询问其家庭生活情况。她还记得康大姐对他们说,宋庆龄主席生前没有回过家乡,现在她代表宋主席回家来与亲人见面,感到非常高兴与荣幸!这也完成了宋主席的心愿。韩秀华说,他们全家人听到这些话时,眼泪都流下来了。

  故乡人民为永远纪念宋庆龄,在海内外人士的支持下,1987年冬宋庆龄陈列馆动工兴建。宋庆龄基金会赠送了展版展品,并派出专家指导布置。1988年5月28日,宋庆龄陈列馆在宋氏祖居建成并对外开放。

  声名赫赫的宋氏家族

  韩秀华说,宋氏家族原来不姓宋而姓韩。为何韩氏家族变成了宋氏家族?从家谱中看出:宋庆龄的祖父韩鸿翼生有3男,即韩政准、韩教准、韩致准。韩家祖先向来务农,生活艰苦。

  据传,1875年,韩教准14岁时,由于家境贫寒,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过继给一位在美国做生意的宋姓舅父做养子,因而改姓换名为宋嘉树,字耀如。但是史学界对其为何改姓宋仍有争议。

  不管宋耀如为何姓宋,并不影响这位宋氏家族奠基人成为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美国完成高等教育并成为传教士后返回上海,与名门闺秀倪桂珍结婚,共生下3男3女,所生子女均用宋姓,依次为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

  宋耀如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后来,弃传教而从事工商业发迹。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孙中山先生,从此全力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宋家夫妇都接受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开阔,对子女教育上摈弃封建传统观念,主张自由民主、男女平等,并将6个子女都送到美国读书。宋家子女在美国发奋读书,成绩优异,三个儿子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而三个女儿都拿到大学毕业文凭,后来分别获得美国多所名牌大学的名誉博士。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主席等职。1981年5月29日逝世。逝世前,宋庆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

  宋氏祖居及宋庆龄陈列馆中,一些珍贵的照片及文物就展现了宋氏家族曾经的历史辉煌,也展示了部分宋氏后人在海外工作与生活情况。

  韩秀华说,如今,分布在海外的宋氏后人有20多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和香港,目前宋氏后人在经济、学术等领域都有所成就。

  鉴于宋氏家族深厚的历史底蕴,海内外研究机构已经成立了宋耀如研究会、宋庆龄研究会、宋子文研究会、宋美龄研究会等。今年4月,宋耀如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文昌市举行,近百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参会并参观了宋氏祖居。

  宋氏后人文昌寻根

  1936年12月6日,宋子文曾回到家乡文昌。宋子文发表演讲表示要开发建设家乡,修建环岛铁路。他在讲话时称自己是琼崖一分子。

  韩秀华说,不知道何故,可惜当时的宋子文没有回到祖居来。“父亲在世时,就时常念叨着宋氏后人的名字,总盼着有一天宋氏后人再回到祖居来聚一聚。”韩秀华动情地说,可是老父亲在103岁去世时也没有见到宋氏后人回祖居团聚。

  韩裕丰老人去世后,韩秀华就一直守护着宋氏祖居,直至政府成立宋氏祖居管理处由政府接管。

  韩秀华与丈夫黄守炳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亲人的努力。在1960年代,曾寄信给北京有关部门,要求重修宋氏祖居,但没有答复。“文革”中,他们不敢再提此事。1983年1月,他们又曾向中央、广东省相关部门去信要求重修宋氏祖居。

  最让韩秀华后悔的是,当时没有北上联系二姑妈宋庆龄。“当时的想法是,怕人家说我们是想攀‘皇亲国戚’,所以一直犹豫不决。结果等到二姑妈逝世消息时,全家便默默悲痛。”

  1985年11月5日,韩秀华到北京宋庆龄基金会汇报情况时,宋庆龄生前秘书杜述周接待了她,并请她在宋庆龄故居里吃饭。

  2001年秋天,韩秀华与黄守炳来到美国纽约寻找三姑妈宋美龄,可惜并未如愿。

  游子总有一天能回到故土,即使是后代子孙也会归旧巢。2007年5月17日宋子安儿媳宋曹琍璇在祖居留下墨迹:心怀乡族。

  2009年4月7日,宋氏祖居真正迎来了自己的子孙:宋曹琍璇女士带来女儿宋元慈、儿子宋元孝,宋子文外孙冯英祥携儿子冯永康、冯永健。

  宋曹琍璇是宋氏家族第三代,宋元慈、宋元孝与冯英祥是第四代,冯英祥的两个儿子冯永康、冯永健则是第五代。73年后,宋氏后人回到了祖居地。

  韩秀华与宋氏后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宋曹琍璇女士指着宋氏祖居对儿女说:“宋氏家族的根在这里,要永远记住这里。”韩秀华则说:“咱们都是亲人,不管距离有多远,常回家看看啊!”

  参观完故居的宋氏先辈展览厅,宋元慈说,第一次回故乡,有这么多亲人包围着,感到很温暖,很高兴,当看到自己的先辈与世界上这么多伟人在一起的照片时,感觉很荣幸很骄傲。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照片、资料,原来我们宋氏家族的先辈如此伟大,作为宋氏第四代要学习先辈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精神。

  文昌人“去番”(指下南洋)时,都会在祖屋旁种下一棵椰子树。身在大洋彼岸的宋氏后人,也按此风俗在祖屋旁种下了两棵椰子树。宋曹琍璇女士与儿女挥铲培土时风趣地说:“我们把根扎在故居了。”她希望孩子们通过此次寻根祭祖之旅,明白自己的根在海南文昌,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记者 吴棉 许环峰)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