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市艺术剧院挂牌后的三年五味杂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安徽芜湖市艺术剧院挂牌后的三年五味杂陈
2009年12月09日 08:4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安徽芜湖市艺术剧院挂牌后的三年五味杂陈

  这一次,换汤又换药(独家调查·转企改制进行时①)

  -“3年来,每名员工工资都实现了三级跳。即使是去年经济环境比较差时,也演出了186场呢!”

  -“过去作为事业单位,犹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改企之后,更多的小鱼游进来,过去躺在池塘里睡大觉的大鱼,也开始活跃起来。”

  开栏的话

  又至年底,中央制定的文化体制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也分别到了阶段性“验收”的节点。

  文化体制改革是继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任务,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敏感度强。而在这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又被视作“难中之难”,因为它对“文化人”的切身利益,影响最为直接。

  日前,本报记者深入到部分已经、正在或即将转企改制的出版发行、文艺演出、新闻媒体、电影等单位,采访他们转企改制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故事、变化,甚至是矛盾、思考。从今天起,本版将陆续刊登“转企改制进行时”的文化调查。希望这些报道,能让更多人真切了解和理解这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究竟为什么改,向何处改,如何改;更希望这些转企改制单位的实践,能为下一阶段的改革“路线”提供一些参考样本。

  改革的确很难,但不改革,注定更难,甚至没有出路——这是前方记者深入调查后得出的一致结论。

  正是隆冬,安徽省芜湖市奥体中心的地下室里,散乱地摆放着各类表演道具,由于通风不好,刺鼻的霉味让人直打喷嚏……

  2006年,芜湖市将原来的芜湖市歌舞团、越剧团等6家文化单位整合,组建新的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成为完全面向市场的国有大型综合演艺团体。挂牌后的艺术剧院,就在这座地下室度过了改革伊始的阵痛3年。  

  虽然艺术剧院今年已经搬到了宽敞明亮的专用剧场,但对很多员工来说,留在这座地下室的记忆,仍是五味杂陈。

  “皇粮”断了人心惶惶

  道理人人都懂,具体改革举步维艰

  2007年8月,同一间地下室里,人心跟窗外的天气一样,充满躁动。

  转企改制要动真格的了——财政没账户,企业自负盈亏;人事没编制,所有人员采用聘用制。这两点,成为最难逾越的关卡。

  芜湖市艺术剧院现任董事长张承宪至今仍很感慨:“我对改革的困难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会这么难!每天都要面对演职人员和家属的质问,心力交瘁!”

  瞿凌云是质疑者中的一员。1991年进入芜湖市黄梅艺术剧团的他,从没想过会离开心爱的舞台。“那年8月,全员身份置换的具体方案出台后,我第一感觉是,天塌了!”瞿凌云回忆:“皇粮一吃就是15年,现在断了,政府是不是甩包袱不管我们了?剧院领导描述的美好明天,我们也看不到啊!”那段时间,瞿凌云几乎每晚喝得烂醉。

  几乎所有进入改制范围的人,都在惴惴不安。回想起往事,瞿凌云很不好意思:“为了避免被改制,大伙联合起来抵制领导,软硬兼施,甚至做了很多不文明的事。”

  “我的桌子被拍过,杯子被摔过……不少人都钻进了一个牛角尖,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张承宪告诉记者,最多的一次,他要同时面对50多人的质问。

  不少人开始越过剧院领导,往上寻求解决办法,其主管单位芜湖市文化委主任宋建华的办公室,一度成了“接访大厅”。

  “大家围着我都问一句话,别人都没有改,我们为什么改?不改行不行?”宋建华说。

  面对质问,宋建华举了这么两个数据:芜湖市原有8个艺术团体,每年演出不过30场,几乎是零演出,如今只剩下4家;这么多年,4个剧团250多号人,拿不出一个精品剧目,每年却要吃掉1000多万的财政资金。

  “6家单位合并后,留下的几十箱设备道具是唯一财产,经过筛选,能用的其实只有两箱,其它的全是废品。账面资产也几乎为零。”张承宪说。

  不改确实不行!这道理人人都懂,但落到每个人身上的改革,仍然举步维艰。当年8月,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对全员身份置换方案表决,除了几位领导,没有一个人举手通过,方案只能继续修改。

  关键时刻,芜湖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首先,年满50岁或工龄满30年的演员提前退休,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这个优惠政策持续到2008年;其次,改企后财政投入不减,并随财政收入增长而逐年增加,不过采取的是政府采购、补贴等新的投入运行方式;第三,通过追加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的方法,解决企业职工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差别问题。”宋建华告诉记者。

  半年后,2008年3月,全员置换方案终于获得职工代表大会80%以上票数通过。

  那天晚上,宋建华喝醉了。

  “8号干部”集体转型

  人心顺畅,来自实惠和成就感

  不过,票决的通过,并不代表人心的完全顺畅。

  张承宪明白:“让大家丢掉包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让职工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看到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剧院首先拿分配制度“动刀”,实行分配制度三级制,即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奖励工资,奖勤罚懒的机制很快见效。

  艺术剧院副院长张集敏,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省艺校的舞蹈专业学生,1986年调进芜湖歌舞团,很快便成了顶梁柱。“那个时候,我外号‘逢人配’,不管什么舞,我都能配合上。”然而,满腔热忱的张集敏很快发现,舞台跟自己想象的不是一回事。

  “除了政府送戏下乡,根本就没有人跳舞。通知9点排舞,10点人还没到齐,一天下来排不了一场舞。真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张集敏告诉记者。

  那个时候,剧团的人都有一个自嘲的绰号——“8号干部”,除了每月8号,大家可以在会计室领工资时见到对方,其他时候,根本找不到人。“微薄的工资根本没法养家糊口!”1995年,他选择了出门做生意,一直到2003年,外界风传要改革,才重新回到舞台。

  艺术剧院正式挂牌后,虽然身为领导,张集敏投了赞成票,但他坦承:“未来的路怎么走,其实我心里也没有底。”

  3年过去了,张集敏庆幸自己选择了留下,“3年来,每名员工工资都实现了三级跳。即使是去年经济环境比较差时,我们也演出了186场呢!”

  张集敏爆发出惊人的创作力,每年编舞数十部,“就是工作推着自己走,非常充实,人也有成就感了。”张集敏很享受这种感觉。

  除了工资改革,剧院还开始推行全员营销模式:将营销任务细分到个体,推着每个人出去找演出机会,找市场。

  数据显示了变化:2007年,剧院演出132场,收入129万元;2008年,演出186场,收入231万元;2009年,演出场次仍有望突破200场……

  更重要的是人心的变化:艺术剧院挂牌后,不再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一大批人才被选拔进来。转企改制的实惠,让大家看到了奔头,一批已经离退休的紧缺人才,也回来成为 “客座”、“特聘”人员。

  一潭死水被“鱼”搅活

  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没有“精气神”无法支撑

  2009年,艺术剧院从地下室挪到赭山西路的专用综合演艺剧场,总面积达3500平方米。

  每天早上,赵茹总是最早到达训练场,开始排舞前的准备。“不早不行啊,现在已经落后了。”赵茹笑着说。

  1992年进入芜湖市歌舞团时,在大家眼里,赵茹是一名非常有前途的舞蹈演员。然而,6岁就开始练舞的她却说,进剧团后,自己再也没有认真练过基本功,“主要是氛围。大家都无所谓,久而久之,我也就无所谓了。”

  当初,跟大家一样,赵茹对转企改制也是心有抵触,然而,一件事却让她的想法发生了变化。“跟新人第一次排舞,大家都做基本功。拉伸韧带才发现,十几年的功都快废了。”赵茹说,那次练习后,腿疼了好几天,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她开始认真思考改制可能带来的改变。

  “你相信吗,跳舞这么多年,28岁才拿到第一个奖,也就是2006年艺术剧院成立后,领导推荐我们参加了一次省里的比赛。过去,根本就不会有人来关心参加比赛这种事,就是混日子。”如今,赵茹已经参加了近10场比赛,几乎每次都有斩获。

  2008年,赵茹成为剧团下设的艺术团团长。

  空闲时,赵茹会跟同期毕业的校友打打电话,“那时一起出来的20个人,绝大部分都离开了艺术岗位。我很庆幸,自己仍能站在舞台上!”

  “要说转企改制最大的变化,我觉得就是人的‘精气神’不一样了,现在真的只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在舞台上多跳几年!”赵茹说。

  “过去作为事业单位,新人进不来,老人出不去,犹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改企之后,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新鲜血液的进入,死水打开一个渠道,更多的小鱼游进来,不仅仅让水活了,更重要的是,过去躺在池塘里睡大觉的大鱼,也开始活跃起来!”张承宪用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

  赵茹便是张承宪口中的“大鱼”。

  而22岁的丁倩则是新鲜的“小鱼”。2006年4月从学校毕业后,她成为艺术剧院最早签约进来的年轻人之一。

  开始,丁倩觉得剧院节奏缓慢:“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干!”随着改革的深入,丁倩首先感受到了节奏的改变。“改革的脚步越来越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了!”

  如今,丁倩已成为艺术剧院的“全能选手”,2009年,她已经演出了100多场,对于这种忙碌的生活状态,她很满足,而更让她满意的,是整个艺术剧院的创新精神在澎湃:“大家都在探讨新的艺术,如何让演出更能得到认可,如何创新舞蹈已经成为平时最大的谈资。”

  现在,受到芜湖动漫节的启发,丁倩正和赵茹他们尝试打造一场有关动漫的大型舞蹈节目。尽管隆冬,他们的心中满是激情……

  本报记者 朱磊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