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谋”真的不“谋艺”了吗?板砖票房对半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艺谋”真的不“谋艺”了吗?板砖票房对半来
2009年12月24日 16:42 来源:燕赵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12月19日下午,张艺谋率领《三枪拍案惊奇》主创人员一行来到沈阳宣传。 中新社发 李宪明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截至12月22日,《三枪》的全国票房已经突破1.8亿,这是个令人羡慕的票房数字。有人说,张艺谋的前十年是与巩俐的品牌整合,后十年则是与张伟平的品牌整合。二张性格迥异但分工明确,攻守同盟,终于开拓了一条独特的张氏商业电影之路——一边骂声一片,一边却能票房赚得盆满钵溢。

  一半是板砖

  一半是票房

  用《三枪拍案惊奇》在谷歌上搜一搜:网页5170000条,资讯9667条,评论14723789条,博客40929条;再看看新浪,与《三枪》相关的博文共3397522篇,周排行第一——这还只是记者截稿前的数字。四面八方的唾沫星子不断地因《三枪》向张艺谋飞去,但这并不影响票房。不到一周超过一亿的票房实在有点“骇人”,也算延续了张艺谋电影向来叫座不叫好的局面。

  有纸媒评论说,因为《三枪》,“张艺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他已经“从优秀走向平庸,又从平庸走向恶俗”。网上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满心欢喜地给电影院送了80块钱,黑灯瞎火经历了平地一声雷,被囧了个外焦里嫩”、“老谋子的快乐阴谋”、“不是杯具,也不是洗具,只是一场餐具”……等等等等,远比某些媒体上文绉绉的词来得实在。也有人认为,《三枪》有个命题就不错了,比以往张艺谋“苍白”的大片好多了。

  张艺谋似乎也料到了《三枪》会遭遇口水,只是没料到口水来得如此生猛。他回应说“票房才是硬道理”,并直接反驳“是做文化精英还是做堕落英雄呢?这些争论现在都过去了”,“那我拍什么不堕落呢?下一部我走文艺路线,拍《山楂树》,是不是就不堕落了?”。

  倒是文艺评论人孙孟晋说得明白:“电影的皇帝有正殿的庄严,难道不能有后院的玩乐吗?”记得早先有记者提问,《三枪》首先要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张艺谋沉默了一小会儿,思索着看着远方,仿佛这个答案他也刚刚开始寻找。“命运的荒诞就是偶然改变了一切。”然后,释然地说:“我觉得可以了,有个命题不错了!”

  前十年,为爱

  诚然,很多人还在把张艺谋当做第五代的领军人、中国电影界的大师在膜拜,这要归结于公众对中国电影导演排行榜“南波腕”(NO.1)的种种期许。

  1987年,张艺谋导演了电影《红高粱》。影片浓烈的色彩、豪放的气氛、叙事与写意于一炉的风格,充分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更征服了亿万观众也奠定了张艺谋大师的地位。从此,张艺谋和巩俐的名字,便被刻在了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里程碑上。

  此后的十年,是张艺谋与巩俐的十年。《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活着》……张艺谋的每一部力作,无一不是为巩俐量身打造。

  据说,曾经巩俐只挑黑白两色衣服。“我是一个很专一的人,不止爱情专一,对人和做事,都是这样专一。”巩俐曾说:“我要在三十五岁前嫁张艺谋。”还说过:“我要为他生四个娃儿。”在《三枪》剧组里担任剪辑的张艺谋的“海归”女儿张末,到现在对巩俐仍是颇有怨言:“因为巩俐,才使我的童年少了其他孩子都有的乐趣并多了些沧桑。”张末还写了一本书《我的父亲母亲》讲述父亲和母亲的生活,书中提到巩俐也是十分不快。虽然最终,张艺谋觉得巩俐并不适合做自己女儿的妈妈而和巩俐分手,但从他被誉为“世纪末的爱情绝唱”《我的父亲母亲》开始,他选的“谋女郎”就一个比一个甩不掉巩俐的影子。

  2006年,两人分手许多年后再度合作《满城尽带黄金甲》。宣传现场,张艺谋说:“她很适合演皇后。以前曾经说过要为她打造一个皇后的角色……”一番话,不但令巩俐当场落泪,更不知感动了多少痴情人。但是,《黄金甲》只能算是圆了张艺谋当年感情上的一个夙愿,并没有因此找回爱情的“幸福时光”,他的商业大片之路也没有因此峰回路转——《黄金甲》只是他后来众多叫座不叫好的作品中并不出彩的一个。

  后十年,为啥?

  如果说,张艺谋的前十年是与巩俐的品牌整合,那么他的后十年则是与制片人张伟平的品牌整合。张伟平也说:“与张艺谋合作后,我最希望做到的就是张艺谋影片离开哪个影星都可以,要打造张艺谋品牌!”但此前他的电影品牌不是张艺谋,而是巩俐。

  张伟平打造的“张艺谋”品牌显然是成功的。张艺谋在中国影坛就是一个大品牌。他拍的电影不管是观众骂也好,赞也罢,但就是在这种激烈的争议声中票房也节节推高。最明显的就是在《英雄》之后的商业大片中,几乎每一部都少不了一阵阵口诛笔伐,也引发了网络上的不少次唇枪舌剑,《英雄》后除了一部《千里走单骑》之外,张艺谋的电影一出就是争议之声不绝。《千里走单骑》倒是没争议了,看过的都说不错,但票房却远远不如预期。“争议大、票房高”是张艺谋电影独有的特性,其他导演想复制过来都很难。

  国内媒体对于张艺谋拍商业片一直存有各种批评质疑,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情绪。据说,在张伟平的新画面公司会议室的两侧墙上,贴的都是新画面成立以来拍的电影海报,一面墙是不赚钱的艺术电影:《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千里走单骑》;另外一面墙是赚钱的商业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些年接受采访,张艺谋无数次地表达过他会充分考虑投资人利益的想法,“艺术唯一论是有问题的,电影是商品、产品,艺术片只是其中一种……而张伟平也坦承张艺谋“在投资人心目中树立起来了这种可以信赖的形象”。商人奉行利益至上,就算《英雄》不是好电影,毕竟也在国内赚了2.5亿!经过《英雄》的巨大成功后,张艺谋与张伟平这对搭档,已经渐渐分不开了。

  张艺谋后来导演的文艺片《千里走单骑》虽然创造了文艺片票房的纪录,但还是未能避免亏钱的命运,更无法与大片带来的巨大收益相比。正是这种文艺片的探索“失败”坚定了“二张”拍商业大片的思路。无论口水仗打得如何,张艺谋打出的“三枪”,已经牵动了网上网下无数眼神和心智,由此激荡起的票房和回头率,或许才是令人窃喜的。

  -《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的父亲母亲》

  -《千里走单骑》

  -《一个都不能少》

  -《有话好好说》

  【记者手记

  再也回不去了

  张艺谋问:下一部我走文艺路线,拍《山楂树》,是不是就不堕落了?我要说的是,即便有了《黄金甲》,也不可能再回到张艺谋和巩俐的时代了;即便张艺谋去拍《山楂树》,也不可能再重回“知青年代”了。就像张爱玲的《半生缘》里所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以前,张艺谋同窗陈凯歌曾著文《秦国人》:西望长安绣成堆。张艺谋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后生……他打了实在的主意,为艺谋,不为稻粱谋。因此大家知道了张艺谋的艺术人生,喜欢了这个“不为稻粱谋”的张艺谋,认定了他应该有这样的担当。但其实,张艺谋却更心甘情愿做一个商人。

  有人说,《三枪》是张艺谋作品的一个失败。但我总以为,所谓“失败”,应当是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收获惨败。可是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恐怕看到的是一个与“失败”的付出和收获两方面都相反的结论。对所有的,张艺谋的黄金搭档张伟平就一句话:“都是羡慕嫉妒恨。”

  的确,这事儿不赖张艺谋。谁不爱日进斗金?所以,我们只有坚定地摁住自己的腰包,实在想拎“板砖”的话,等着上网看看吧。

  本报记者 侯轶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