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星票房号召力的相对论:影帝离名导就砸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明星票房号召力的相对论:影帝离名导就砸锅
2010年01月06日 14:35 来源:辽沈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著名导演朱延平曾经拍摄过台湾绝大多数的大卖影片,被视为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而他在内地试水作品《一石二鸟》虽然用了吴宗宪和曾志伟,却不叫好不叫座。接着,他在《大灌篮》中启用了周杰伦,票房突破一亿元,看来周杰伦是票房红人,然而他自导自演的 《不能说的秘密》,票房仅有3000多万,票房总成绩仅算得上及格。如此说来,周杰伦也会遭遇票房黑洞。

  冯小刚曾经放言:“就中国的明星来说,没有绝对有号召力的。中国的任何一位明星来和我比,就票房号召力来说,都不会超过我的。 ”

  这句话对拍片就是为了赚钱的冯小刚来说,非常正确。对贺岁档来说,也是如此。

  明星与票房?名导与票房?很微妙的……

  明星太贵档期还紧

  作为冯小刚改变自我风格的三部曲之一,《集结号》并不如前两部《天下无贼》和《夜宴》一样,有超强的明星班底来依托,对于这个原由,冯小刚解释说,首先是因为资金的问题,并不愿意在演员上花费太多的钱,而要留给影片的特效爆破等重要部分,而且明星的档期通常都很紧,很容易和这部让冯小刚异常痛苦的《集结号》冲突。所以张涵予幸运地得到了这个角色,而不是和冯小刚甚好的天王刘德华。

  另外一个给影片带来巨大压力的就是明星的片酬,如在陈可辛的2亿元大片《投名状》中,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三位大明星就拿走了近一亿元的片酬,几乎占了1半的成本。难怪在《投名状》后期被《集结号》冲击票房,这部大卖的影片竟然只留下点盒饭钱。

  影帝离名导就砸锅

  对陈可辛来说,找明星是个必然的选择。依据香港电影人最美好的那段日子,只要有明星阵容,就可以卖片花、拿到钱了再开拍。陈可辛找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才能完成心目中想要影片的模样,拉来接近两亿的投资。

  冯小刚则不信这个邪,他认为唯一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只有葛优一个人。其实在他心中,连葛优都不行。

  以冯小刚拍过的贺岁片而论,一直到《集结号》、《非诚勿扰》,不管票房是过千万,还是过三千万,到过三亿元,他没有赔过钱。其中葛优参演的有七部。

  但是葛优离开冯小刚之后,《卡拉是条狗》票房惨败,《气喘吁吁》票房惨败之余,还被评为年度十大烂片。至于《桃花运》、《命运呼叫转移》这样的贺岁影片,最多的是《桃花运》3000万元的票房,葛优都不好意思出席宣传。

  冯小刚认为真正看来有票房号召力的,都是在看导演。“周星驰现在算导演了,拍《长江一号》他说找我演,但是因为我要拍《集结号》,没有演成。比如说周杰伦,大家会认为他很有票房号召力的,他演的《头文字D》卖了七千多万,这是由刘伟强导演的,他和张艺谋导演拍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卖了两亿八千万。周杰伦自己拍了一个片子,三千万的票房。所以你看,实际上还是刘伟强、张艺谋更具有号召力。 ”

  所以冯小刚除了葛优之外,例外的选择就是张涵予这样半红不黑的演员,反倒为华谊兄弟再捧红了一个影帝。

  刘德华当老板投资影片《疯狂的石头》,整部影片成本300万,票房3000万元,赢利额还不抵刘德华的正常片酬。所以在有人大叹刘德华配合影片宣传的价值就有300万之时,我们设想下,假如刘德华真正参演的话,影片的票房也不见得会高过5000万元,那么请刘德华反倒亏了。

  这种计算方式见仁见智,所以有的投资商非要大明星、大投入、大制作,也有的投资商就走小成本影片路线,比如李湘的《熊猫大侠》和《十全九美》。

  明星片酬性价比

  好莱坞影星片酬最高可达2000万美元,而且大牌明星还可以参与影片分红,但叫座力未必成正比,《福布斯》便按影星的酬劳和过去三部电影票房作比较,计算出回报率最低的明星。威尔·法瑞尔的作品《迷失侏罗纪》很失败,他每1美元片酬,平均赚到3.29美元,成为好莱坞片酬过高影星之首;伊万·麦格雷戈虽非高片酬影星,但作品连番失利,只赚得3.75美元排第二,高薪的汤姆·克鲁斯也难逃排名低的恶评。

  按照内地电影市场的容量,超过2000万元片酬就很容易让电影死掉。所以刘德华在拍摄内地影片时,尤其是小成本影片或者冯小刚此类名导的影片,通常都会随行就市,降价处理。包括片酬最高的成龙,在好莱坞拍片就需要1500万美金加上分红,可在最近即将推出贺岁片《大兵小将》里,他也是投资人,所以他只能降低片酬。

  这些明星也了解,如果因为片酬过高导致无片可拍,或者投资人投资收入比过低,那么也会坏了自己的名声,还不如自己找个台阶下,片酬也就得过且过了。

  记者 刘臣君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