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发现明代道教建筑“猫猫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成都市武侯区发现明代道教建筑“猫猫庙”
2010年01月15日 13:46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致民路十一街的一片老式民居中,住着三十余户老成都。数十年来,他们一直感受着这片民居的“神秘性”,比普通民居高得多的木结构、高大粗壮的柱子、雕花的云拱、檩子上的太极图、1951年搬走的老君铜像……近日,这些神秘的疑问终于得到了解答——这片老式民居,其实是明朝天启年间就存在的“猫猫庙”,又名老虎庙。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该处是武侯区文管所发现的成都仅存明代道教庙宇建筑,目前已通过市“三普”实地调查阶段验收领导小组的初步验收。

  现场探访

  “三重大殿” 规模曾经非常大

  昨日下午,记者随武侯区文管所专家刘孝昌来到致民路十一街,从被刘孝昌称为“山门”的地方走进去,巷子左手边依次有三幢旧式木结构房屋,且依次越来越高。到最后一幢,竟高达9米。“这是典型的庙宇建筑布局,”刘孝昌在纸上画出图纸,显示这三幢房子为庙内的三重大殿,“两侧的这些老房子是厢房。”

  在巷子里,几位正在打扑克的居民说起这些房子的来历,大家都说:“是个老庙子嘛,以前还有一尊2米高的老君铜像,1951年就搬走了。”据57岁的秦中贵介绍,他从小就住在这片房子里,很小就听说这里是“猫猫庙”,“房子比其他房子都高,柱子有40多公分粗,檩子上还画有太极图。”在秦中贵家里,记者还见到两扇雕花的旧式木门和巨大的房屋中柱,“这个是从来没换过的,全是很硬的柏木,钉子都钉不进去。”在其他几户居民家中,也是由这种木结构形成的房屋。据文管所测量,大殿中柱高9米,整个大殿共5个开间,长20米,规模非常大。据了解,目前这片房子里住着30多户老成都。

  专家考证

  原是明朝流传下来的“猫猫庙”

  刘孝昌在现场告诉记者,这些房子采用的是川西平原特有木构造——穿斗抬梁式,“这种房子完全靠木结构支撑,然后再用砖、土等封堵木结构之间,形成墙体。”在大殿的一角,刘孝昌指着一处雕花处说:“那个云拱是成都特色,作用是减轻屋重,延伸屋檐,起到轻盈的效果。”

  据刘孝昌考证,早在明朝天启年间的成都地图上,这一区域就被标注为“老鬼庙”,以后清代的几种地图上,又被标为“老虎庙”、“老古庙”“猫猫庙”等,“所谓猫猫,就是指老虎。这里以前二殿就供奉着老虎,三殿则供奉太上老君。”刘孝昌介绍说,老虎庙被老百姓喊误了口,才变成了老古庙和老鬼庙,“成都有个老古巷,其实本名就叫老虎巷。”

  而以前曾供奉太上老君,以及檩子上的太极图等表明,这个猫猫庙为道教建筑,再经过对建筑形式的分析,及参考历代地图标注,则可判断其为明朝建筑。“按照相关资料的记者,这个猫猫庙历史上总面积达10亩。”

  刘孝昌介绍说,到了民国时期,一些地方豪绅以各种名义霸占庙产,并将其拿来出租赚钱。“猫猫庙”也就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和作用,成为了居民区。“这应该是成都目前保留最好的明代道教庙宇建筑。”刘孝昌表示。

  记者 杨方毅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