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杯具党”现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如何看待“杯具党”现象?
2010年01月25日 14:49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百科小子

  提问者:赵冬梅(解放网网友)

  解答者:曹禧修(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问:近来,一些网民频繁使用“杯具”一词,借以调侃、自嘲和苦中作乐。钟爱此类句式的“杯具党”成为网络新潮标签。请问,如何看待“杯具党”现象及其特性?

  答:“杯具”是“悲剧”的谐音,但更具娱乐精神和亲切性,反映了网民的个性需求和小众化品位。

  据说,“杯具”句式最早承袭自作家张爱玲。她的一句名言,“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被硬生生仿造成“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此后,在众多网民的推波助澜下,“杯具”的话语空间进一步拓展,“杯具党”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学业负担重、恋爱受挫、工作不顺、还贷压力大等种种负面感受,都可用“杯具”来表述。

  与此同时,还衍生出一系列说法,包括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茶具(差距)等。相关的仿制句式也不断被演绎出来,如 “人生像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中”,“我们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们想一鸣惊人,却成了京剧”。

  “杯具”等用语似乎可以被看作是网络世界的“精神胜利法”。在鲁迅先生的经典著作《阿Q正传》中,作者入木三分地批判了国民“精神胜利法”的劣根性,并揭示出敢于正视是敢想、敢说、敢做、敢当的前提。不过,随着时代发展,也开始传出另一种声音,即认为 “精神胜利法”不失为调整心态的一方良药。在此背景下,王朔“顽主”系列小说日渐走俏,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十分卖座,赵本山等喜剧演员更是年复一年地变着法子拿生活开涮逗观众开心。

  应该说,“杯具党”并没有完全陷入到“悲剧”的窠臼中去。毕竟,还是有不少青年网友喊道,“就算要做杯具,也要做上品青花瓷”,“杯具会有的,洗具也会有的”,传递出一份期待,表达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