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派方言艺术难“一鸣惊人” 到底差了哪把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汉派方言艺术难“一鸣惊人” 到底差了哪把火?
2010年02月09日 13:13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赵本山将东北二人转唱到央视春晚上,东北话火了;四川的傻儿司令全国人民都爱看,四川话雄起了;主持人汪涵用湖南话表演脱口秀,各地开始争相效仿……与之相比,我们的汉派方言艺术发展至今,却始终无法“一鸣惊人”,它到底差了哪把火?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各路专家,不少热心人士为汉味方言艺术的发展方向亮起指路灯。

  何祚欢:方言剧不等于喜剧

  提到武汉话,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他那一口纯正的武汉话让他拥有了“武汉话家”的美誉。在他的作品集中,俏皮诙谐的汉味俚语比比皆是。

  从事语言艺术工作半个多世纪,何祚欢对方言情有独钟,他认为书面语言虽雅,但要做到一听即悟、入耳动情却难。而方言却是为本地观众叙述故事、描绘场景、塑造人物的最佳道具。“俗”正是方言的魅力所在。

  但方言剧不等于喜剧,更不能流于庸俗、媚俗、低俗之流。何祚欢说,语言艺术作品要把握“俗”的度,谁能用最通畅的语言,道出人们察觉却难以道出的哲理,写出人们见惯而无法再现的事物,谁就能获得观众的欣赏。

  沈远义:武汉话需要“洗涤”

  “在我所接触过的东西南北各地方言中,武汉方言倒是比较容易听得懂,但也是最难听的。”网上一位网友的评价给我省民间文化专家沈远义留下深刻印象。

  沈远义认为,带有湖广腔的武汉话其实很悠扬,网友所指的难听是其中的一些“污染词汇”。

  “汉味方言艺术要想在全国方言艺术中站得住脚,当务之急是进行‘洗涤’和‘清洁’,摒弃其中的‘渣滓’。”沈远义说,抛弃语言中的低级趣味和痞气,倡导自然、明快、豁达、大气的汉派语风,才能提高武汉话的地位,让更多人来欣赏汉味方言艺术。

  范志强:多点耐心留点时间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并不见得每一种方言都一定要走向全国,让全国人民都接受。方言能服务和娱乐一方老百姓,足矣!”青年相声演员范志强认为,汉味方言不缺发展空间,缺的是时间。“东北方言有今天的地位也非一日之功,是经过了20多年的过程,让观众从熟悉、接受到喜爱的。”范志强说,武汉方言艺术要走向全国,让全国的观众都能听得懂,从而喜欢上,不可能是“短期目标”。“咱们武汉的演员在表演上绝不逊色于其他省市的演员,咱们缺的是像夏雨田那样能写出好作品的文艺创作家。”范志强说,要想振兴汉味方言艺术,不妨多点耐心、留点时间。

  本报记者 何君辉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