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难立”:反映当下国人集体性的社会焦虑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三十难立”:反映当下国人集体性的社会焦虑
2010年02月11日 09:28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本报记者 柳 森

  ●嘉 宾:顾晓鸣 (“40后”,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杨 雄 (“50后”,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李 志(化名,生于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为公务员)

  从没有一代人,像他们这样自幼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呵护与审视;从没有一代人,像他们这样饱受争议,并被贴过无数标签;从没有一代人,像他们这样生于最富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也从没有一代人,自他们以后,“出生年代+后”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代际符号。他们——“80后”——就在2010年,集体奔向而立之年……

  “三十而立”的当下语境

  柳森:当提到 “三十而立”这几个字,大致有哪些字眼或者意象会跃入三位的脑海?

  顾晓鸣:“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杨雄:“成家立业”、“安身立命”、“心智的成熟”。

  李志:一个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一份日趋稳定的工作,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柳森:从抽象到具体,大家基本上都说到了。不过,最近我们也常听到有人拿“三十难立”来形容 “80后”。原因是,他们身上的 “负重”太多,最具象的比如房子、车子、孩子……

  杨雄:最近,紧跟着“三十难立”,网上还出现一串顺口溜,“四十而惑,五十而听天由命……”充满了自嘲的意味。仿佛,“三十而立”对于当下的“80后”已经成了一个类似“to be or not to be”式的难题。但事实上,哪个时代的人没有属于自己的难题和困惑呢?我们当年成家时,只有几平方米的房子,有的还四世同堂,不也一路走过来了?

  不过,我们应该意识到,实际上,“三十难立”是对当下国人集体性社会焦虑的一种反映。 “三十难立”不是“80后”的错,而是社会之痛。 “三十而立”不是“80后”一代人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顾晓鸣:前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今年,我们的“80后”“三十而立”了。其实,所有的人,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三十而立”。而这个“三十而立”,显然不仅是生物体意义上的“三十岁”,还是在一定的年代和历史节奏中成长、积淀起来的。

  更何况,历史情境不同,一个社会赋予“三十岁人”的角色定位也会不同:孔子所在时代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几岁,三十多岁对于当时人的身份意义、社会意义定与今日有别;马克思和恩格斯写就《共产党宣言》时,分别是30岁和28岁;曹禺完成《雷雨》时,大学还没毕业,才24岁……

  只有把上面这几个层面的前提厘清了,我们才能超越目前各式各样的对这些孩子们评头论足、乱贴标签的行为,鼓励“80后”踏准属于自己的历史节奏。

  “立”的现代内涵

  柳森:李志,其实你还尚未跨入而立之年。但当这个时间节点正越来越近时,你心里会有一点紧迫感么?

  李志:其实还好,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毕竟,现在很多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正式进入社会时,都已经是22到25岁了。在这样一个年龄正式开始自己独立而自主的人生,当然可以说,一切的可能性才刚刚开始。但毕竟,随着各种社会角色自觉意识的增强,你会深深感到,自己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可挥霍了。

  对于自己即将到来的“三十而立”,我个人比较看重的一点,是一种判断力的养成。可能就是杨老师刚才所说的“心智的成熟”吧。走出校门的这几年,我会感到,对于很多事情,自己不再像一个小毛孩那样去看了。不会很简单地去下一些判断,而是会大致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评判坐标系,然后通过自己的经验、阅历上的积累,不断去修正、磨合,试图慢慢摸索到现实与自身内心某些小坚持之间的相对平衡。毕竟,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存在着碰撞的,但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支撑点,就能比较融洽地处理好一些矛盾,学会与问题相处。

  杨雄:李志的回答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把“80后”当孩子来看了。如果他们确实已年近三十,不管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究竟是孔子那个时代的四十多岁,还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七十多岁,“三十岁”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壮年”而不是“青年”的概念了。

  值得我们这些“前辈人”反思的是,现代人的“立”,往往以一些外在的物质标准涵盖一个人是否拥有“成功人生”的一切。且不说,这些标准是否已与古人所谓“三十而立”相去甚远,如果我们的社会一味推崇这种简单的评价标准,无形中是否更加重了这些年轻人的负担?我们不能一方面诟病 “80后”“物欲横流”,一方面又以肯定的口吻说,诸如车子、房子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主流人群的身份标识,是所谓成功者的价值体现。

  顾晓鸣:有统计表明,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意 “胚胎”,大多在其28到34岁间就已形成。这也是一个成年人的大脑最具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的 “黄金时段”。在此之后,他们当然还会努力精进,再做一些工作,但基本创意都是在这个年龄段产生的。而如今,在国外, 30岁不到做市长、 40岁不到做部长都已不鲜见。

  我们的社会要进步,也要充分重视对年轻后起之秀的培养,尽可能给他们以宽容和理解,为他们提供表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事实上,对于世上一切已经存在或正在孕育中的新生事物,他们永远是最敏锐的,也最快地去接触、尝试。就拿对计算机、互联网的理解和把握来说,我们再聪明,也早已无法与他们同日而语。

  “三十而立”背后的文化密码

  柳森:众所周知,自孔夫子立下“三十而立”这则命题,两千多年来,它早已成为我们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它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早已超越了一个单纯的年龄坐标。但毕竟,今天的历史情境与孔夫子所在的时代截然不同了。对于当下的我们而言,怎样才算深刻理解了“三十而立”背后的内涵?

  顾晓鸣:要理解孔子的“三十而立”,一来,不能将所谓“三十”单独割裂出来看。如果没有“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也不会有后来的“三十而立”,更不会有后来的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则,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演绎了“立”的涵义,但万变不离其宗,孔子心中一个立得起来的人生,应当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强调的就是,一个人首先要通过对语言、写作、修辞的研习,习得理解人类文化世界的能力,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懂得非礼勿行、非礼勿动,进而了然自我与他人、与外部世界乃至整个自然、宇宙的相处之道。

  所以,所谓“三十而立”,一方面说的是要通过前十五年的学习,形成一个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另一方面,也是孔子自己的人生感悟吧:到了三十岁这样一个节点,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生命的具体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志向和使命,以及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当然,每一代人的“三十岁”都会不同。也许千帆过尽,当你用一个更开阔的时间坐标系来回望自己的人生,“三十岁”于你,不过是人生旅途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驿站。但千百年来,当“三十而立”被世代相传,它就成为一道具有仪式感的密码——它提醒刚开始求学的人:前路漫漫,你准备怎样规划、把握自己的人生节奏;鞭策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人:一个自觉、内省的人生,即将就此充分展开,你准备好了吗?换句话说,如果说,一个人二十岁的时候还容易被人蛊惑、忽悠,但到了三十岁,就已经不那么容易了。我想,这就是“三十而立”这个命题最重要的立意。孔子虽身处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他从不抱怨、发牢骚。相反,他成了一位将上古文化遗产系统化、理性化的集大成者。

  “站直喽,别趴下”

  柳森:李志,对于顾教授的这番读解,你觉得,作为你还有你的同龄人们,能够认同么?作为即将奔三的你,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心声?

  李志:我想,无论是我本人,还是我的同龄人们,都会很愿意把 “三十而立”看作一个提醒或者鞭策。如果说,在此之前,我们中的不少人可能更多会从 “获得多少成就”的角度去评判一个人的 “三十而立”,通过今天的讨论,至少我本人,今后会更自觉地把“三十岁”看作一个承前启后的时间点,一个自我确认的时间坐标。也许,回归日常生活,我们还是得直面各种现实问题、压力、无奈、碰撞,但能否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向前看,真的很重要。我相信,我也看到,大多数同龄人面对困难时,还是在不停地付出自己的努力。

  最后,作为对我的同龄人的加油也好,鼓劲也好,我很想说一句话,可能还有点俗,就是“站直喽,别趴下”!让我们一起站直腰杆,挺起胸膛,快快乐乐地迎接我们的三十岁。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