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应防患于未“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古迹应防患于未“燃”
2010年02月24日 15: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太可惜了”,2月19日,河北正定南城门失火后,附近的居民聚在一起,纷纷感叹,“大家一起捐旧城砖,花了近400万元才修好的,刚刚10年,一场大火就付之一炬了”。

  春节的烟花爆竹之声刚刚落地,就看见了这样的消息,感叹之余,也不禁疑惑:火灾原因初步分析为燃放烟花爆竹或孔明灯所致,但既然是当地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安全消防检查应该是工作常态,又恰逢春节这一特殊时期,有关部门难道事先不曾设计预案,提前防范吗?诸如城门附近烟花爆竹燃放的安全距离,天气因素,一旦发生火灾的抢救措施等,从媒体的报道上,我们看不到这些,只看到冲天的火光与火光中的正定城门。

  据媒体报道,火灾发生后,正定县委、县政府即对此次火灾展开问责。相关单位的5位负责人受到包括撤职在内的不同程度的处理。相关方面对该县其他古迹、古建进行了突击检查。正定县文物局紧急下发了加强安全消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已禁止在文保景区内吸烟,并禁售50厘米以上长度高香及禁止焚烧。

  通过一场火灾加强了对文保景区安全消防工作的管理,代价相当惨痛。文化遗产历经沧桑,往往生命脆弱,更需要人们的呵护与珍惜,因为他们记录、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而他们的消失往往意味着历史信息的消失和记忆的裂层。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老建筑中以木质结构居多,相比欧美的砖结构建筑,防火工作更加重要。而大多老建筑都存在高密度居住率、消防通道堵塞、违章建筑过多的情况,这使得安全消防工作更加复杂。

  正定城门失火并非特例。2010年春节前夕,北京市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雷霆行动”,对一批文保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拆除违章建筑,打通消防通道,关闭出租单位,整改了300余项消防隐患,为27家单位增加了消防、技防设施。而这次“雷霆行动”的起因也是文保单位火灾。2009年年底,有400余年历史的明代古寺拈花寺发生火灾,配殿被烧得只剩“骨架 ”。

  躲过了百年风雨的老建筑,却难逃火光之灾。原因虽然很复杂,但核心问题还是管理疏漏。防患于未然,本是老生常谈,可说多了,大家反而遗忘或者淡漠了。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设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的历史文化情怀、高度责任意识,以及决心和智慧。希望更多的正定南城门和拈花寺能够获得安宁。

  天 璐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