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建议上升为国家战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如何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建议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0年02月24日 18:08 来源:文艺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我国,全民阅读活动是近年来才开始不断兴起的一个新的公共文化活动,举办时间不长,经验有待积累,对如何促进国民阅读的理论研究也还有待深入。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全民阅读活动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全国阅读活动统一协调机制不够有力。我国每年的阅读促进活动,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组织的机构和参加的部门、机构很多,声势也越来越大。组织工作上虽然已经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协调机制,但力度还有待提高。一些部门和地方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活动的组织和操作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整合,还没有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国家层面的阅读促进机制,没有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其次,阅读活动数量虽多,但实际成效还有待加强。自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在社会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我国已有四百多个城市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数量上并不算少,但质量有待提高,阅读的影响以及活动的创新还有待加强。

  在一些地方,读书节和全民阅读活动还存在形式主义的色彩:口号多、实际行动少,形式主义活动多、实质性内容少,领导重视多、群众参与少。一些地方的读书活动缺乏对读者有吸引力的活动,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许多地方,全民阅读活动还受到经费不足的困扰。

  此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文化发展的多样化,也使促进阅读的实效还不尽如人意。推广阅读常常会受到推广对象阅读时间有限的困扰,进校园推广阅读也会受到课程教育和教辅书阅读挤占学生大量业余时间的影响。与功利性的阅读相比,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阅读也时常面临尴尬的受冷落局面。

  此外,儿童和学生的阅读行为也亟待引导。阅读促进活动中,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不容忽视。只有在儿童时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可能在成年后保持阅读习惯,成为读书的中坚力量。在儿童,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引导机制的缺乏。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大的弱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阅读。

  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也不容乐观。阅读量小、功利性强、通俗化、快餐化、重网络阅读、轻纸本阅读等现象普遍存在。非常重要的是,这种阅读的缺陷影响了他们的读书兴趣,使读书成了一种被动和强制性的行为,无法感受到蕴含在其中的无尽乐趣。

  据此,就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建议如下:

  (一)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于人类的最大的益处时,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要提高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和文明素质,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阅读推广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无论从阅读的重要性,还是从提升阅读水平的长期性看,推进全民阅读都应当成为国家战略,把提升民族阅读水平上升为一种国家行动。如果把较为分散的倡导阅读的力量和声音变成一个国家工程,就会使阅读推广的效果更好。

  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我们尽快设立国家阅读节,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通过设立国家阅读节,使全社会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要求我们将目前分散的各类全民阅读促进活动进行系统化、组织化。将农家书屋建设、社区书屋建设、青工书屋建设、公共图书馆建设、城市读书节活动等各类阅读工作进行系统考虑和统筹安排;要求我们将阅读问题列为国家重要议题,在财政经费上提供专项资金予以保障。为此,建议设立国家阅读基金或国家阅读专项资金,每年提供50亿至100亿元资金用于全民阅读相关工作。

  在世界经济面临严峻形势的大背景下,国家层面的推广阅读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阅读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更可以振奋民心,使人们通过阅读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激发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信心。

  (二)从儿童早期阅读抓起,建立儿童和青少年阅读机制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只有在儿童时期形成阅读习惯,才可能在成年后保持阅读习惯。建立儿童和青少年阅读体制,这是所有国家成熟推广阅读计划的最大特点。

  促进儿童阅读,需要从婴儿阶段就开始培养儿童对图书的感情。在儿童进入中小学阶段,更是促进阅读的重要时期。不少国家通过法规明确规定,在校园开展阅读计划,推广青少年阅读。国家决策层面以及有关部门应共同努力配合,改变学生功课安排太紧、学生没有更多阅读时间的状况。应明确规定学校每天专门设立课外阅读时间。同时学校老师要带头读书,为学生作出榜样。

  (三)发放购书券拉动图书消费,促进全民阅读

  在英国等国家,为了培养阅读兴趣,国家每年在世界图书日或国家阅读节期间,提供专项经费,面向中小学生等特定人群发放购书券,供人们到书店购书时抵扣书款。发放购书券,不仅可以拉动出版物消费,也是培养国民阅读习惯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学生、城镇贫困家庭学生等弱势群体而言,受经济水平限制,图书消费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可以先对他们发放购书券,为他们提供阅读的基本条件。

  目前,发放购书券还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都在寻求积极的政策度过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众多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来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在此背景下,启动面向更加广大的对象发放购书券的工作,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复苏,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阅读,抚慰人心,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四)发展民间阅读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调动全社会力量推广阅读

  各种民间力量,包括热心和积极推动阅读的非政府组织、专业阅读推广人、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和沙龙、书评人、民间的基金会、志愿者等都是重要的社会阅读推动力量。这些力量源于民间,深入基层,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也最贴近群体生活。如果能充分调动和发挥这些力量的作用,将对阅读推广产生重要影响。在国外,民间公益性阅读组织是重要的阅读推广机构。

  在我国台湾地区,阅读推广特别是儿童阅读运动首先就是从民间开始的。1982年台湾有学者提倡“书香社会”的口号,鼓励以书柜代替酒柜,并开始有热心人士在社区推广家庭阅读。1987年,台北市成立了第一社区读书会——袋鼠妈妈读书会;1990年“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成立,提倡合作、多元、思考的阅读教学方式;1990年以后,全岛开始推行“故事妈妈”的模式,成立了7个故事妈妈协会,还发展了大量志愿者投身公益行动,给儿童讲故事,为儿童阅读作贡献。

  在国内,民间阅读推广群体刚刚开始起步,亟待有效鼓励和开发。

  (五)关注数字阅读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

  虽然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一般限于纸质的图书阅读,但社会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已经使阅读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数字阅读率的大幅提高。

  当下,我国网民人数和手机用户数均排名世界第一。手机阅读已经开始悄然兴起,逐步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对于前景无限的手机阅读,管理部门应提前关注和研究,解决相关的问题,促进手机阅读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对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仍然争论不休,对数字阅读的优点与缺点仍然不十分确定,对阅读的概念以及纸质阅读与新媒体阅读不同特点和功能的认识还有待深入研究。

  (选自《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一卷)》,执笔人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民阅读蓝皮书课题组徐升国。本文有删节。)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