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言文化建设:从传统文化汲取“养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委员建言文化建设:从传统文化汲取“养分”
2010年03月09日 10: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文化建设,委员建言高频词

  从传统文化教育中汲取道德“养分”

  关注:在文化层面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将由谁来继承?现在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严重缺失,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本国传统节日日趋淡漠,对圣诞节、情人节却趋之若鹜;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拆掉老城墙,建成的是一个个“欧式花园”;90后的学生们诵读古典文学味同嚼蜡,英语考试却是次次优秀……很难相信,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一代,能够担当起未来中国再次跨越的重任。

  杨赤委员建言:从传统文化教育中汲取道德教育养分,“疏”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堵”,而传统文化中的“忠、信、义、礼”等道德教化,是“疏导”的最好“养分”。应该从国家层面强化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现在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接受正规、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仅仅在于学校开设的语文、历史课,其内容也局限在古诗词上,而授课内容又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而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教育部门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去,并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当孩子们了解何谓礼义,何谓忠信,他们就会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思想及行为。

  重视和加强现代慈善文化建设

  关注:慈善事业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国内外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慈善事业必须植根于良好慈善文化土壤之中。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较晚,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公众慈善观念淡薄等问题。慈善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封闭性和内敛性特征的影响,我国传统观念将慈善看成是一种个人“施舍”或“积德”行为,是个人德行的体现。现代慈善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之上的互帮互爱、共同进步的事业,慈善不是简单地做好事,而是承担对他人的社会责任。发展慈善事业,必须大力弘扬慈善公益价值观,加强现代慈善文化建设。

  任启兴委员建言: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慈善文化,广泛吸纳世界各国一切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文化精髓,将慈善文化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之中,从小培养孩子对慈善事业的情感,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慈善文化建设,探寻企业发展与慈善事业的结合点。同时,积极推进“依法行善”制度建设,依法扩大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征遗产税、赠予税乃至特别消费税,引导富裕阶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把慈善文化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重视舆论导向,提高公民的慈善意识。另外,加强慈善文化理论创新,探索适合国情的慈善事业发展规律,推动慈善文化建设。

  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关注:中国的网民数量世界第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创作也日渐红火,各类网络文艺作品参差不齐,在网络艺术创作活动和作品中,也充斥着大量以“搞笑”为目的的或内容低劣、格调不高、违反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作品甚至是违反人类精神、意志、人性的反动作品和黄色作品。在中国网民结构中,学生用户是第一群体,占到网民总数的近两成,其次为IT行业用户。有数据显示,网民整体教育程度较高,本科、大专比例超过六成。在这一庞大群体中,大约有4至5千万青年从事网络艺术创作,如美术、音乐、文学、影视等。网络艺术创作的生产量非常巨大,传播非常迅速。

  言恭达委员建言:诞生于网络的许多优秀文艺作品,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产生很大影响,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网络艺术人才。网络艺术作品,不仅已经对人们特别是青年的审美观念产生强大影响,而且对未来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关系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到中国先进文化的积累与创造,关系到我国文化安全,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文化问题。中国文联或全国各艺术家协会应拓展组织职能与工作任务,创新工作领域和工作方法、扩大工作对象,特别注意吸纳有未来意义的网络优秀青年文艺人才,率先成立网络艺术组织,带动全国特别是互联网应用发达省、市逐步建立网络艺术组织,形成网络文化主流引导力量。

  民族文化本身

  就是一种产业

  关注: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产业,一种财富,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新的经济增长点。少数民族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富集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不尽的资源。云南丽江的民族文化产业和北京市大兴区巴园子村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是成功的典型。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不用通过复杂培训就能够让少数民族贫困成员顺利就业,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低保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从事文化产业人员的收入。

  金晏山委员建言:把进一步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民族地区社会繁荣稳定和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高度重视,设立专用经费,加大投入;针对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根据分类管理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避免简单低效的“一刀切”现象;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形成长效的联动机制,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开绿灯。

  (谢会昌 吴文彪 吕东浩 程丽红 张霞 王平 李树果)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