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需要引发更多的反思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3·15”晚会需要引发更多的反思
2010年03月17日 09:02 来源:长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中国所有的晚会里,“3·15”晚会恐怕要算是最为特殊的一台。这台以集中曝光各种消费问题和黑幕为主要内容的晚会,成为每年一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焦点时间,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在今年关于“3·15”的新闻里就有醒目的一条,说是各品牌公关们被“集体”要求加班看晚会,没被点名的品牌公关开怀大笑、窃喜并有点“幸灾乐祸”地点评着“中榜者”,被点名的品牌公关则“捶胸顿足”、黯然失色——立马丧失一个客户。因为企业一旦不幸被“3·15”晚会点名,则势必面临着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风暴,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元气大伤,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武汉晚报》昨日报道)

  让每一个企业如坐针毡,让品牌公关如临大敌,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充分显示了“3·15”晚会的威力。威力的来源,常常是因为被晚会“点名”的企业,不仅直接集中媒体和社会关注的视线,形成更深入的剖析和讨论,面临更加深入的调查,政府管理部门的介入和查处也会更加彻底。而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说,晚会上的曝光也常常涉及很多平日里在市场中十分强势的企业,既显示一定的勇气和力度,也让公众感到大快人心。

  有不少评论说,这台晚会已经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标志,一面旗帜。我想如果这个比喻成立的话,很大程度上,是标志着我们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监督能够到哪一步,对其后面的行业“潜规则”能曝光到哪一步,对目前市场监管漏洞的揭示又能到怎样的程度。产品的质量出了问题,服务中存在陷阱,几乎时时都在发生,日常的市场监管体制也总在运行,但从去年的“响一声”电话到今年平板电视的高额维修费,“3·15”晚会的曝光确实取得了能看得到的效果。

  “3·15”晚会已经举办了20周年。但这个晚会力量越大,也不免让人对整个社会日常的质量管理越有些担心和忧虑。至少它意味着,我们日常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改善整个消费环境的机制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和效果。就像我们常常看到的哪一个冤案,或者哪一类问题久拖不决,因为某个特殊的途径得到更高级领导的关注,而得到了迅速解决一样,发生得越多,内幕越惊人,其实就是正常的权益保护机制运行越弱,漏洞越多。上访是这样,白血病孩子遇到了总理也是这样。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我们每个人,看“3·15”晚会,要么就是提醒自己要更加擦亮眼睛,要么就是期待自己遭遇的消费黑幕能够杀出重围,进入到晚会的视线,从而刮起舆论风暴和查处风暴。但这说到底,都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进步的方向和路径。甚至可以说,它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现实之间的落差越大,就越需要警醒和反思。

  我们无法将整个社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寄托于一台晚会之上,事实上,一台晚会的举办,也远远无法达到这样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3·15”晚会需要引发更多的反思。

  李琼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