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文学之父”郑文光:轮椅上的预言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科幻文学之父”郑文光:轮椅上的预言家
2010年03月17日 09: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郑文光:轮椅上的预言家

  郑文光:(1929~2003)生于越南海防,北京天文台研究员,科幻作家,被称为“中国科幻文学之父”。

  中国最负盛名的科幻文学大师,一度容身在两个普通的钢制车轮之间。

  那是1983年。中国科幻文学遭遇了一场猛烈的批判。批判者们把这种新兴的文学形态,贴上了“伪科学”和“精神污染”的标签。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改行,科幻小说甚至出现了“零出版”的尴尬,郑文光一气之下中风瘫痪,坐上了轮椅。

  在中国科幻文学的版图上,这个疲惫不堪的身体,曾拥有许多个第一:1954年创作的《从地球到火星》,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科幻小说;1978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是“文革”后迄今影响最大的中国科幻作品;同时,他还是唯一一名获得国际科幻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他的作品曾引发这样的热潮——北京地区的人们,在古观象台上排起长队,等待着观测火星;新华书店的柜台前,到处都有人在询问他的作品何时能到;上海某个少年宫以往只有三五个会员的天文小组,突然涌进了成百上千带着孩子的家长……

  尽管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科幻文学都被视为一种主流的文学形态,被称为“向普通民众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促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最好工具”。然而,自从它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命运多桀,屡遭打击。

  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那种狂热的政治氛围里,对于一部讲述未来世界的文学作品来说,该怎么样处理伟大领袖的位置?又比如,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学说都遭到批判,被贴上“反马克思主义”的标签时,科幻文学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也时常有人问郑文光:“你为什么要从事这样一种‘奇怪’的文学创作?”

  老先生回答道:“我始终觉得,我的生命是和一个极有希望的事业相联系的……他们将看到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切,看到我们世界的明天,看到我们终将面对的严峻未来。”

  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个“始终在思考人类未来”的作家,是个话语不多,内向而朴素的人,有时候还带着些许“孩子气”。在患病之前,他很喜欢请年轻的科幻作者吃饭,称他们“贤弟”。

  可自从患病后,郑文光的生活起居都由妻子照顾。老先生原本好烟酒,但这时妻子管得严,他只能在朋友聚会时过上一会儿小瘾。曾有一次集会,上菜时啤酒迟迟没拿来,他就指着桌子焦急地问:“酒呢酒呢?”然后把脸一扭,露出“一副小孩子没得到玩具的不悦神情”。

  大多数时候,老先生的生活就是由读书和写作组成。妻子曾经半开玩笑地问他:“你每天写的都是那些中国人飞入太空的故事,写了那么多,你这辈子能看见吗?”

  “能的。”他认真地点了点头。

  但这个“中国科幻文学之父”并没有等到那一天。2003年6月,郑文光去世。包括世界科幻协会在内的许多海外机构和传媒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而中国的媒体,却对此保持了沉默。

  在为郑文光举行追悼会的八宝山兰花厅,主厅里已放不下如此之多的花圈,许多不得不摆在过道上。大多数花圈是喜欢郑文光作品的科幻迷送的。在排成长队自发前来送别的人群里,既有头发花白的拄杖老者,也有北大和清华的学生。

  而他笔下预言的科幻故事,也正在一点点变作现实。在郑文光离世后4个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就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百年来的宇宙梦想。

  在举国关注“神舟5号”升空的时刻,人们也用各自的方式怀念着郑文光。

  在一个科幻迷聚集的论坛上,一个网友这样写道:“也许会有一天,人们认为火星已经是一个无趣的地方,人们会觉得《飞向人马座》里的光子飞船,是非常过时的构想……可到那个时候,对预言家和启迪者逝世的悲痛,并不会因为作品的久远而衰退;对他的崇敬,更会因为未来的到来而愈加强烈,因为那些生活在遥远的未来的人类,会发现某些曾被称为‘精神污染’的文字,实际上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最佳引言。”

  这一天,他的妻子搜集了所有相关的报道,然后把这些报纸叠成航天飞机的形状,放在他的遗像旁。

  记者 林天宏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