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科幻何以追赶《阿凡达》?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军事科幻何以追赶《阿凡达》?
2010年03月17日 10:05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军事科幻作品在科幻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它总量不多,但能量巨大,以异军突起之势,迅速在文学、戏剧、电视、继而又在综合性最强的电影天地里“攻城略地”,从《星球大战》到《终结者》、《变形金刚》,直至近来大红大紫的《阿凡达》,不断刷新的票房纪录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军事科幻作品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不过,从我国军事科幻创作状况看,尽管近几十年来,出现过《珊瑚岛上的死光》、《全频带阻塞干扰》、《地下危机》、《月球背面》、《暗流汹涌》等一批优秀作品,但无论数量、质量都不尽如人意。

  诚如叶永烈所说:“军事科幻小说乃中国科幻小说创作中的弱项。”我们离出现一系列优秀军事科幻作品的目标尚远,也缺乏重量级的军事科幻作家。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与现代化国防建设很不相称。

  在上海,有一支由复旦、交大、同济、上理工等高校学生自发建立的“科幻苹果核”组织。不久前,笔者应邀参加了他们的“幻想节”活动。虽然他们专业不同,思想交融,但他们对科幻的热忱和激情却让人深受感动。从中,完全可能发展起中国军事科幻的“新军”。

  启示:想象力就是“战斗力”

  分析国内外一批批优秀军事科幻作品,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奥秘。

  首先是原创精神的高扬。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原创力的重要源泉。现代军事与科技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很多重大科技发明往往是因军事需要而产生的。同时,预知未来对人们极具诱惑力。之前军事科幻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作战机器,如今已演化成现实作战力量;而《阿凡达》所展现的结合地球人和外星纳美人基因培养出的生命体亦幻亦真,谁说在以后不会出现呢?

  被誉为我们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之一的欧文·拉兹洛指出:“进化不是命运,而是机遇,未来不是被预见而是被创造。”对军事科幻作品而言,重要的不仅在于它所揭示的内容如何在未来被一一验证,更在于它能极大地展现出人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魅力。优秀的军事科幻作品是启迪创造智慧、洞悉未来迷雾的“光源”。如果这种功能还被包裹在全新的艺术体验中,能与消费时代的文艺需求吻合,那就太奇妙了。

  其次,军事科幻作品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球范围内,如今战争形态已由机械化转变为信息化,军力不是单靠先进的武器装备等“硬件”堆积出来的,信息的获得、处理、传输、再生成能力极为重要。

  军事科幻作品能提供的军事信息非常宽泛、“超限”,往往综合使用现实和非现实的高端科技装备,并涉及相关技术的研制、生产展示和战略战术。这尤其契合高科技战争所要求的对战场的“超前认知”,无怪乎美军为《变形金刚》等大片的拍摄会格外热情地提供航母等的大力支持。另外,作品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提高国民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这些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此,笔者以为,有必要对我国军事科幻创作的跨越式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幻“进军之路”。为此,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对策一:登高方能望远

  好的军事科幻作者必定是扎实的研究者。“远见”是军事科幻最有魅力、也最有难度之所在。现代军事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心理等多领域,高科技也在加速发展,要透视未来战争、塑造未来军人形象,就得下一番非寻常之功。

  当年,英国作家威尔斯在《铁甲世界》中准确预言了坦克的出现令后人叹服不已。没当过一天兵的汤姆·克兰西成为美国当代首屈一指的军事作家。国内,空军作家乔良的军事预言小说也具有轰动效应。军事预言小说、军事小说与军事科幻异曲同工。上述名家之所以能在信息攻击、反恐怖战争、未来核攻击危险等领域的艺术表现上独具慧眼,首先就在于密切追踪军事科技发展和深入研判国际斗争风云。为写《末日之门》,乔良研读了400本书和上千份报纸;汤姆·克兰西更是通过各种途径来广泛汲取军事科技知识——《猎杀“红十月”号》中的很多核潜艇知识竟曲折地源自核电站的复员军人。

  不登高何以望远?军事科幻的创作者应在学习与研究上花大力气。军事风云诡谲多变,美军新发表的“四年防务报告”中又提出了“混合战争”、“高科技支持下的多战争形式”等概念,“军事未来学”在俄罗斯等国已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抓紧从“未来”角度研究军事斗争现实和军事科技发展是提高作者“眼力”的关键。军事科幻创作的进入门槛其实很高,只是不为更多人所了解。

  对策二:力与美须结合

  写军事科幻绝不意味着好战,它是要通过对“可能的战争”的相关考察,来更好地透视人类的未来,以及影响现在。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军事科幻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品味。

  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写过不少军事题材的科幻小说,他的作品富有深邃而积极的思想容量:《基地》系列作品等以宇宙和人为宏阔背景,从未曾有过的高度来审视战争、探讨人性;蜚声世界的《天上的小石子》则构想出一个地球人用核武器摧毁文明后的未来世界。

  我国的兵家文化悠久丰富,“止战”是《孙子兵法》等的一个重要思想。从这个角度出发,当与高新科技结合后,我们完全有条件创作出一批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幻作品。

  不过,现代科技文明在我国起步较晚,用文学来表现尚欠积淀,再加上有些作者心态浮躁,以致在我国的一些军事科幻作品中,往往有一些枯燥僵硬的知识块,没有上升到科技审美层次。反观汤姆·克兰西的作品,则完全是另一种神奇景象。正如国防大学张召忠教授所言,他是“用一般文学作家难以驾驭的高科技武器装备作为敲门砖拼力砸开文学宝库的大门,从而使读者耳目一新。”

  因此,努力让军事科幻作品给人们带来瑰丽多姿的审美愉悦,是应迅速攻占的有重大价值的纵深地域。

  对策三:“多兵种集团作战”

  要提升我国军事科幻的整体质量和规模,说到底还是一个队伍建设的问题,我们应尽快形成“多兵种合成化”的军事科幻创作力量。

  打胜仗必须要有过硬的队伍,而现代化立体战争要求更高。同样,欧美的军事科幻作品之所以那么复杂多样,而且从文学到影视、电子游戏,规模庞大,关键是该领域吸引到了来自各门类的众多优秀人才加盟——有不少知名的作家、编导、教授、科技专家都曾涉猎军事科幻。当然,中国军事科幻创作也需要强调“预备队”——也就是年轻作者的参与。

  我国对科幻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偏见。事实上,军事科幻往往能出高端作品,像具有世界影响的核武题材《猫的摇篮》就是出自后现代主义名家冯内库特之手。

  著名翻译家、《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待戈多》《战争风云》等的译者施咸荣先生,同时也曾主持编辑出版了《现代外国科幻小说选》,他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科学技术最为先进,因此科幻小说也最为繁荣。由于科幻小说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平也越来越高。科幻小说在美国文坛的地位也有极大的提高,新出版的文学史一般都把它列为严肃文学或主流文学,用较多的篇幅给以高度评价。”

  这些年,武侠、宫廷戏在大陆、港台都甚为风行,而实际上,中华民族太需要“向前看”的作品了。如果能将部分创作力量和经费用于拍摄军事科幻,那会在荧屏上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啊!

  科幻影视极需要大投入,在最近召开的2010中外电影研讨会上,一些电影专家对国外科幻电影的技术优势深感焦虑,并提出中国电影“要有危机感”。应看到,国外这类大片给了创作者一个能发挥无尽想象和才华的舞台,以及充分的机遇——《阿凡达》成功的背后,是天才导演卡梅隆团队的十年之功。它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一种启示。

  愿军事科幻因更多中国人的“参战”而更精彩!

    达世新(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电视军事节目策划、上海科普研究所科幻室主任)

  你知道吗?

  中国军事科幻小说的起步并不晚,20世纪初,《空中战争未来记》等作品就写到了空降兵、空战等内容。

  《和平的梦》(顾均正著,1939年出版)是一部出色的军事科幻故事,在二战背景下有积极意义。作品讲述了美国特工潜入并破坏了一个神秘的电台,最终让美国人民摆脱了该电台发射的特殊催眠电波的影响,团结起来与“极东国”血战到底的故事。小说中的“极东国”显然就是日本。

  《黑龙号失踪》(王国忠著,1963年出版)的背景同样与抗击日本军国主义有关——在打捞二战沉船“黑龙号”过程中人们发现,在太平洋万米深处,有七艘有透明圆屋顶的先进潜水器蛰伏,日军731细菌部队的残余正在研制生物武器……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小说成功地将军事科幻的读者面延伸至少年儿童。

  《珊瑚岛上的死光》(童恩正著,1978年发表)称得上是一篇质量上乘、产生轰动效应的优秀军事科幻小说。可惜由于文革,发表被拖延了十年,以致作品所描写的激光这一科技畅想在科幻方面“光度不够”。不过改编后的同名电影还是开启了我国科幻影片的先河。

  近年来,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军事科幻小说还有刘慈欣的《全频带阻塞干扰》(描写了未来战场的电磁干扰)、达世新的《地下危机》(关于地下空间的新形态战事)。值得称道的是,解放军出版社自2002年起推出《金子弹精品丛书·军事科幻小说》,出版了《月球背面》、《暗流汹涌》等十多部军事科幻长篇,激励了一批年轻作者。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