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风徽韵:访徽州博物馆感受五百年前的历史文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皖风徽韵:访徽州博物馆感受五百年前的历史文化
2010年03月17日 1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黄山3月17日电 题:探访徽州博物馆 感受五百年前的历史文化

  中新社记者 吴兰

  古老徽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孕育了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其历史遗存丰富,是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缩和汇聚,徽派建筑、徽派雕刻等至今颇受追捧,显示旺盛的生命力。

  近日,本社记者走进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探访徽州文化、徽州雕刻在这里的生命力,感悟五百年前的古徽州魅力。

  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位于黄山市潜口民宅博物馆内,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合二为一,主要有徽州木雕、徽州砖雕、徽州制墨等国家级和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品展示及活态演示。

  在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记者见到从一九七四年就投师老胡开文墨厂的吴成林,他说,天下墨业尽出徽州,徽墨是中国制墨技艺重大一朵奇葩,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有“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传统徽墨制作过程中,有原材料涉五胆,其中有涉及到国家保护动物,无法采集了。虽然目前有在寻找其替代原料,但是墨香有所欠缺

  吴成林说,因为制墨过程中,很多工艺活很脏、很累,一般工人不愿意做,收徒有些难。但是,吴成林说,现在更多的是喜,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藏徽雕、徽墨等。

  和吴成林一样感到喜悦的是徽州竹雕大师洪建华。他说,经济能力的增强,购买收藏的人增多,尤其是珠三角的客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喜欢竹雕艺术,是为喜事。

  在建于清代中后期的诚仁堂内,记者曾偶见张红云正在雕刻《五老汇聚图》,面前二十个雕刻工具交互使用。据介绍,整个厚度约为一点五厘米的竹筒上,雕刻四到五个立体的层次,生动展现场景,凸显艺术效果。她说,别看雕刻面积不到零点五个平方,但是需要两个月的精雕细刻方能成型,自然价格也不菲。

  “每一个传统工艺,都要用心去做。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全国各地都有来求学的,目前在生源方面不存在问题。”张红云的丈夫洪建华说,只有徽雕人才的不匮乏,才能使得徽雕工艺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在徽州博物馆里穿行,近二十座明、清时期皖南古建筑内,摆放着现代民间工艺大师作品,以徽州木雕、石雕、竹雕为主,两者相映成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徽派木雕大师、已是八十有余的王金生,其历时三年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画卷中描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驴等牲畜五六十匹,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栩栩如生,成为业界称赞的一幅巨作。

  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收藏者都竞相收藏徽州雕刻作品,王老先生表示,他愿意在有生之年将正宗徽派的木雕传承给后人。

  潜口民宅博物馆馆长介绍,针对古徽州内很多极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陈旧、腐烂等原因,未得到有效保护的局面,按照“就地保护为主,适当拆迁复原,集中保护为辅”的保护措施,将二十多幢古民居、古祠堂移入古民居博物馆,让此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内,从事非物质文化作品的展示,实现文化与旅游、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目前,在潜口古民居内的非遗基地全面展示的文化遗存和代表作品都与古老的“徽”文化有关。而通过现场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让遗产走进大众,用平民的情怀还原历史,从而将传统切入现实,让植根于传统的非遗在现实中重新构建生存生态。 (完)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