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地画错觉合影令人赞 带来超越凡庸的快感(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3D地画错觉合影令人赞 带来超越凡庸的快感(图)
2010年03月17日 13:46 来源: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埃德加·米勒精心打造的一幅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主题的3D立体画。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明明站在水平面,却仿佛踩在喷水的龙头石雕上,脚边是清澈的池水和亭亭玉立的莲花——这是北京奥运村内的3D地画《古龙今韵》所展示的奇观,很多奥运会冠军兴致盎然地与这令人惊喜的错觉合影。其作者齐兴华,是国内首位3D地画家。

  在二维的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效果一直是人类视觉艺术所追求的,文艺复兴及其后的教堂壁画、天顶画、市政大厅、贵族寓所和别墅都成为了模拟的场所。3D街头地画可以看作这一艺术逻辑在当代的重要发展和延伸,在国外已有20多年历史,正如3D版《阿凡达》一样,沉溺于现实与虚幻的边缘,让人有种超越凡庸的快感。

  虽然《古龙今韵》的创作在2008年 8月已经完成,但齐兴华至今回忆起来,仍然称之为最辛苦的创作。“去年,韩国女子大学来中央美院访问,点名要我作一个讲座,说韩国至今还没有过这种艺术形式。在工作室里整理稿子的时候,我自己都心酸起来,《古龙今韵》前后画了19种稿子,而且每一个稿子都是不同的创意。”由于参与决定的意见太多,创作成了一个改动再改动的过程,最终齐兴华厘清了自己的方向,“主题是‘向世界展现中国’,我以‘龙’代表中国精神,以‘荷’代表中国的韵,表现和谐、中庸和雅。 ”

  主题制定之后,草图又改动了9稿。“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环境颜色、楼体大小、人的大小、观众站位、拍照点的位置、与地面的衔接等等。”随后齐兴华又根据展览要求,研制出了可以在户外风吹雨泡两个月不褪色、不起皮的颜色;先后研究了15种粘合剂,探索出如何把特种画布粘到水泥地上且用水泡上两个月都不化开的方法。

  “主办方告诉我,因为在奥运会期间展出,这张画代表中国最高水平,必须达到世界级标准,而且在今后几年,中国出现的立体画也要以此为行业标准。这给了我巨大的压力,我没日没夜画了两个月,我觉得已经达到了当时能力的极限,有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也只能让观者来评说了。”而这幅当时代表了中国立体画最高水平的地画,只是齐兴华的第三幅作品。

  齐兴华在中央美院壁画系就读时,通过网络接触到国外3D地画大师们的作品,那神奇的视觉效果引起他的浓厚兴趣,于是花了一年时间进行技术研究,摸索实现立体化的可能性。

  2005年6月,齐兴华完成了第一幅3D作品《漩涡》,那是他的毕业作品,设计一个月,绘制3个月。《漩涡》由9张画板拼接而成,耐雨抗风、便于移动、便于收藏。这个骇人听闻的“漩涡”曾经出现在北京大学、鼓楼、清华园、颐和园和圆明园内,无数只挣扎的手臂在巨大的漩涡中试图向上攀援,当人禁不住想去拉上一把时,却发现一帮人若无其事地将这个“漩涡”拆成9块,轻松拿走。中央美院的老师很多不屑于这种与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艺术相距甚远的街头艺术,但齐兴华的冒险成功了。

  如今齐兴华已经创作了8 幅大型3D绘画作品,常以画布或者画板的形式携带巡展,每每看着无数人驻足围观,齐兴华心里便无限满足。而他也养成了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注意脚下这块地面的大小、周围建筑物的疏密和光影的浓淡。地面是他最大的舞台,但他的“理想国”或许会在20年后。

  很多人对地画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不被主流承认的街头艺术,也没有针对性的艺术市场,但齐兴华仍然对其艺术前景抱有信心。他认为,接下的20年,3D地画的发展会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称之为“创新期”,随着社会对地画认识的提高、经济主体的介入,由广告行业牵头,各种工作室逐渐出现。社会由不了解到开始认知,对质量要求不高,形式大过内容,购买主体是商家。随着第一波“新奇感”的消耗殆尽,社会将不再那么关注地画,这时候一些投机的主体将被自然淘汰。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生活富裕了,将带动一定数量的艺术家开始专心“玩”这种艺术形式。于是会出现各种地画展览和很多好的创作,收藏主体会变成商家和个人藏家,地画也开始升值,出现二级市场,街头的自由创作也会大量出现。

  第三阶段则是“大艺术家时期”,比较成熟的大艺术家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作品将进入拍卖会和博物馆。“届时,大学里也会有专门的地画专业,地画将真正成为正式的传统画种。”说话间,齐兴华的黑框眼镜后闪现出一丝憧憬。 

  范良虹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