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松鼠会:像松鼠一样 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科学松鼠会:像松鼠一样 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2010年04月12日 08:00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姬十三(前排左一)和他的年轻的“松鼠”伙伴,让科学变得如此有声有色。科学松鼠会提供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告别枯燥乏味,告别小众话语,一群“80后”乐当科普义工

  “松鼠会”:让科学色彩缤纷

  阅读提示

  科学松鼠会,由一群有科学教育背景、热爱科普写作的年轻人,怀揣“让科学流行起来”的梦想而创立。

  2008年4月,松鼠会群博上线,列为“松鼠会元年”。两年来,“松鼠”们在博客、微博、社区等网站上相当活跃,线下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吸引了遍布全球的百余位科学爱好者加入。

  两年时间,2000多篇文章,40多场线下活动,3本松鼠会文集……科学松鼠会的成长,记录下一群年轻人为科学梦想而奋斗的身影,见证了科学对“80后”、“90后”的非凡魅力,也将一个疑问抛向大众:科学能够流行起来吗?

  4月10日下午,中国科技会堂,科普沙龙上一名观众跑上主席台,“霸占”了主持人的位置:“我想发言。”

  这名“发烧友”是建筑师,特地从南京赶来参加科学松鼠会的看片会——“2050年城市交通指南”。对于这种“突发状况”,主持人小姬并不惊讶。在松鼠会的活动现场,这场景实在太常见。作为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拥有众多粉丝。而他们的愿望就是让科学流行起来。

  像很多创业团队一样,科学松鼠会的起步不乏艰难和苦涩;不同的是,这群有梦想的年轻人,因强烈的责任感在“汶川大地震”期间闻名,并因执着地科普,成为2008年中国科普十大事件之一。

  一个科普传播形式,何以对“80后”保持如此大的吸引力;一项公益性事业,又何以成为姬十三等人实现梦想、创业奋斗的平台?

  一个“背叛”科研的理科博士

  姬十三,原名嵇晓华,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是科学松鼠会的创始人,也是众多“松鼠”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读书的时候,他是地地道道的理科生,生活就是做实验;毕业头几年,他做自由撰稿人、职业编辑,过文人的生活;现在,他和志同道合者一起,致力于打造一家以“80后”青年为主体的公益性科普传播团队——科学松鼠会。

  现在的松鼠会,成为越来越多科普“达人”安营扎寨的地方。

  姬十三:一直在文字上都有自己小小的喜欢在里面。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而不是科学家。后来,像很多人一样在高中选了理科,但内心依然很文艺。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以“姬十三”为笔名,与我的专业神经生物学有关,算是科普一类,但文字风格却跟常见的科普文章不一样,追求的是俏皮幽默。

  在学校,姬十三很低调,终日跟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打交道,另一面,他又是科普界小有名气的年轻作家。包括自己的导师,出于怕被干扰的“私心”,一直都没实情相告,可后来导师会把媒体介绍姬十三的文章贴在实验室的墙上,对这个背叛科研的博士充满欣赏和骄傲。

  2007年夏天那个毕业的季节,姬十三没有出国当博士后,没有留校继续做科研,也没有去制药企业和事业单位,他开始“待业”,过上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活。

  “一敲锣喊吃饭就全冒出来了”

  长时间“单打独斗”,姬十三有些厌倦。2007年10月,他北上赴京,与科普圈子里的朋友们见面。这一见,就再也离不开北京。因为,他们谋划着做一项科普的“大事业”。

  姬十三:当时,国内年轻的科普作者非常少,再往上就是老一辈的科普作家,中间是断层。

  年轻的科普作家,比较懂得年轻一代需要什么样的科普,更容易出现在大众媒体上。

  我们认为,科普除了由大师级科学家来写,也可以由一些有良好科学教育背景、又有媒体经验的年轻人来做。这样的人是桥梁,连接着媒体和大众,而另一头则是科学家。

  第一步,姬十三与一批年轻的科学写作者们,组织一个供科学作者、译者、编辑和记者交流的小平台,取名为“科学松鼠会”。2008年4月底,以“80后”为主的群博上线,初具40多人的规模,首日访问量就达到了5000。在他们看来,群博不只做小圈子里的内部平台,而且要成为一个榜样,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

  同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3个小时后,松鼠会写出科学原创文章《动物预报地震,靠谱吗?》,之后又策划了“地震专辑”,20天之内发稿30余篇,日点击量达到了16000人次。从此,关注和参与松鼠会的人越来越多,松鼠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如今,松鼠会的正式成员共有100位左右,遍布全球各地,国内占2/3,国外1/3。有来自国内外各院校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来自《环球科学》、《新发现》、《牛顿科学世界》、《冰点周刊》等媒体的科学记者、编辑,还有教师、公司白领等,共同的特征就是懂科学,还能写会画。

  姬十三:有时候我恍惚觉得,这些人本来猫在一个大房子的各个角落里,一敲锣喊吃饭就全冒出来了。

  给科普文章换了个面孔

  曾经沉闷、枯燥的科普文章,能否换副面孔?“松鼠”们用充满活力的文字,将科普文章写得色彩缤纷,又通过公益讲座等线下活动将科学从纸面推向生活,一步步实现“让科学流行起来”的愿景。

  然而,首先的问题却是如何让这个公益团体“生存”下来。

  2009年1月,北京一群松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从最初的4个人、狭小的办公室,到现在十几位员工,商业模式运作,搬家到明亮、宽敞的写字楼办公,“松鼠”们在做“科普义工”的同时也在思索转型,以商业反哺科普,也许是一条“曲线科普”的道路。

  姬十三:早期松鼠会的运作,完全靠自己筹钱。我们尽量借助各种资源,少花钱、不花钱。主要的一点,是很多人愿意义务帮忙。大家觉得我们在做一件前人没做过的事,认为我们在传播常识,这很重要。

  后来发现不能仅仅依靠兴趣和热情做事情。松鼠会只是群博,不是实体机构,无法接受商业赞助和支持,于是,着手成立公司。

  现在,除了为媒体供稿和编著图书这样“微利中的微利”,承担政府、企业等机构的科普项目,企业赞助都是这家公司的资金来源。

  姬十三: 我不反对以商业的形式做科普。

  松鼠传播公司,可以在网络、图书、电视等平台上推进科学传播,为松鼠会的活动提供支撑;而松鼠会从起步到现在,依靠的是志愿者们的“义工”精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公益性。

  让相对小众的科学流行起来,难免困难重重。但在这群有梦想的“80后”看来,就像姬十三在2010年初写下的那样:

  “我们希望走得更远,而不是成流星闪过;我们希望做百年老店,沉下心打好根基,耐心做这个世界的改变者;我们希望能伴随一代青年成长,在他们生命中担当益友。”

  为什么取名科学松鼠会

  科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科学松鼠会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摘自科学松鼠会网站

  记者 任姗姗 陈星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