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体系”支撑中国蒙古族文化“不消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四大体系”支撑中国蒙古族文化“不消亡”
2010年04月21日 00: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呼和浩特4月20日电 (记者 邢利宇)每位蒙古语授课学校寄宿小学生每天补助4元人民币,初中生5元。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为此财政投入2.72亿元。“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石,”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阿龙20日在此间介绍,“四大体系”支撑中国蒙古族文化“不消亡”。

  一是周全的管理体系。从自治区教育厅的“民族教育处”,到12个盟市的“民族教育科”,以及106个旗县中70多个旗县设置的“民族教育股”。这一体系负责着全区民族教育日程管理、调研出台相关方针政策等。

  二是完整的教学体系。目前,全区从幼儿园到高中,蒙语授课学校739所,16所大学开设蒙古语授课专业。部分盟市实现了当地户籍蒙古语授课学生15年或19年免费教育。2010年,提高相关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等政策正在研究制定。

  三是配套的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使用体系。目前,全区从事蒙语文教学的教师30710位。“用汉语开设的课程,蒙语文全部在开设。”阿龙强调。

  四是健全的教材建设体系。自治区每年编译出版审查各类中小学蒙古文教材及教辅用书160多种,大中专蒙古文教材60多种,由纸介质教材到电子音像教材,蒙古语授课学生享受到和汉语授课学生同等教育资源。

  “掌握母语是基本要求,运用汉语是必备素质,使用外语是发展能力。” 阿龙介绍,2007年起,自治区每年设立2000万元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各盟市旗县相应安排5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专项经费。“内蒙古的民族教育步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奠基在这深厚基础上,蒙古族文化之树必将常青,而不会‘消亡’。”(完)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