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新书自揭“隐私”?网友敦促余秋雨捐款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余秋雨新书自揭“隐私”?网友敦促余秋雨捐款
2010年04月21日 08:41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余秋雨新书写了与马兰十几年的婚姻生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04年,余秋雨在写完记忆文学《借我一生》后宣称封笔。之后虽然有《问学》等书出版,但余秋雨仍将《我等不到了》视为停笔7年后首度推出的新作。据悉,此书将在4月23日全国书博会期间推出。

  新书是自揭“隐私”之作?

  余秋雨说,创作此书的初衷是由记忆文学《借我一生》而起。“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我等不到了》从余秋雨的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闯荡上海滩写起,记述了他的众多家族人物在近一个世纪历史中的沉浮。他还详细讲述了自己与妻子马兰近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向读者展示自己的“隐私”。

  在日前公布的书摘片段中,余秋雨写到了母亲:由于多年的政治风浪,逛菜场成了母亲的爱好。“她要像一位不知怎么得胜的将军一样,一遍遍地检阅每一样菜, 这成了她晚年最大的享受……有时候我们也会搀扶着爸爸、妈妈到外地旅游,但是最多呆到第3天,妈妈就急着要返回,理由是:想菜场了。”

  数度封笔为何一再出书?

  在这本新书中,除了对自己及家族命运的记述,余秋雨还谈到了自己遭受各方抨击的经历,包括“文化口红”的批评、“石一歌成员”的指责等。

  在第五章《历险和逃跑》中,余秋雨写到,他是从伊拉克游历回国后才发现,“国内正用一种浓缩的灾难‘欢迎’我”。余秋雨写到,他认为最通俗的原因是,他写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太畅销,凤凰卫视播出他的节目,在世界各地有大量观众追着看,联合国举办的世界文明大会“都破例邀请我这么一个毫无官职的中国学者去演讲。这下,按照一种典型的‘中国逻辑’,麻烦就来了。”

  且不论余秋雨是否遭遇“中国逻辑”, 其自破封笔之言却是不争的事实。2004年,《借我一生》一经推出便在国内作家和学者圈中掀起正反两极论战。面对来自各方的责难疑析,余秋雨称《借我一生》内容全部可信,并宣布封笔不再从事文化活动。但在这7年间,余秋雨却不断有新作问世。对于此事,该书编辑回应:只要读者有需求,余秋雨就该写下去,这是一位作家的责任。

  网友敦促余秋雨捐款灾区

  余秋雨称《我等不到了》是“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是他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写作速度有点慢,因为右手坏了”。说起“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这个绕口的原创概念,余秋雨感性地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 ”两字连在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但坚持“纯手工写作”的余秋雨也赶起了时髦,昨日在某网站注册了“微博”,并发布了3条微博帖。短短5个小时里就吸引了3000多位微博网友“围观”。有网友敦促余秋雨早日向青海地震灾区捐款。《现代快报》官方微博如此评论道:“明星纷纷捐款了,网友想念余秋雨了……”

  但另一方面,一些网友也对余秋雨的新作表达了期待和关心。“余秋雨先生又有新作了。希望余老师保重好身体,什么都能等到的。”

  (记者/蒲荔子 实习生/吴敏)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