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帖”不应成为惯性思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删帖”不应成为惯性思维
2010年05月05日 10: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表明,地方网络论坛集中了很多本地受众,一些突发重大事件的苗头性信息很容易在这一论坛上出现。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专家称,通过互联网疏导民意,成本较小、速度较快。政府应与民众良性互动,经常删帖并不妥当。(《人民日报》5月4日)

  与商业化的门户网站不同,地方论坛由于更贴近现实,事实上已经成为民意的最大集散地。一些本地的公共事件,尤其是涉及对地方政府工作的批评和质疑,往往经由本地论坛率先披露,展开,进而发酵,最终上升为全国性事件。而一旦到了这个地步,地方政府往往会显得非常被动。或许正是因为认识到本地论坛的舆论威力,删帖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一种本能的选择。

  尽管已经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但事实上我们找不到删帖的充分理由。一般来说,删帖都是在后台悄悄进行的,不会主动告知网民为何而删帖,但分析起来无外乎这样几个理由:譬如认为帖子内容是谣言,或者有损地方政府的形象甚至是领导的个人形象。总而言之,就是对帖子真实性的否定。问题是,当失实网帖出现时,不正是需要地方政府主动出来澄清事实、还公众一个真相的时候吗?更何况,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只要发帖者有强烈的表达诉求,删帖是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再进一步而言,许多网帖被删并非因为失实,而只是政府过于敏感或者权力洁癖在作怪,因而一删了之就更没有道理了。

  让人困惑的是,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开通各种民意通道,鼓励民众的自由表达,甚至以悬赏的方式邀请舆论来监督政府,另一方面却又抑制最有代表性的网络表达,动不动就删帖呢?

  根本原因在于,网络民意并没有被地方政府当成真正的民意。与传统的一些民意表达方式相比,网络民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可控性。诸如市长信箱,给党报来信,或者到相关政府部门反映情况等传统的民意表达途径,无论反映的情况有多严重,人数有多少,地方政府都有一种现场感,能够做到轻松自如从容以对。最激烈的莫过于上访,地方政府都可以通过权力的层层设防,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网络则不同,它可以使得某一种民意得到最大化呈现,其巨大的围观效应足以使得事件超出一地政府的权力管辖范围之外。这必然会导致一向习惯主导公共事件的地方政府产生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无力感。

  不难理解,为何一些很大的公共事件,通过传统的途径来表达往往迟迟得不到重视,而一些很小的事情,由于通过网络来表达,却能被地方政府“青眼有加”,甚至能得到超乎公众想象的理想解决,舆论称为“媒治”。原因就在于一个可控一个不可控。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前不久的“茶杯门”事件,人们在正儿八经地分析权力傲慢的同时,地方权力或许正在懊恼,为什么不能早一点把帖子及时删掉。

  学者毛寿龙认为,事事放大并非“最优路径”。但事事放大不是民众的一种主动选择而是被动选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民众总要把一点“小事”闹得全国人民都知道?如果民意必须得通过权力认可的方式来表达,换言之如果“删帖”成为一种习惯性思维,那么尊重民意就是一句空话。

    盟初(安徽 职员)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